七下科学第二章思维导图

《七下科学第二章思维导图》

一、地球上的水

1. 水的组成

  • 分子构成:
    • 由氢元素(H)和氧元素(O)组成。
    • 化学式:H₂O
    • 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
  • 元素组成:
    • 氢元素(H)和氧元素(O)。
    • 氢元素质量占比:约为11.1%。
    • 氧元素质量占比:约为88.9%。

2. 水的分布

  • 总体分布:
    • 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
    • 主要分布在海洋、陆地和大气中。
  • 海洋:
    • 地球上最大的水体,占全球总水量的96.5%。
    • 主要为咸水,盐度较高。
    • 影响气候、天气和生物分布。
  • 陆地:
    • 包括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地下水等。
    • 淡水的主要来源。
    • 冰川是重要的固体水资源。
  • 大气:
    • 以水蒸气、液态水和固态冰的形式存在。
    • 参与水循环,影响天气变化。

3. 水的形态

  • 固态:
    • 冰:结晶形态,如冰川、冰山、雪。
    • 雪:冰晶集合体,降水形式之一。
  • 液态:
    • 水:常见的液态形态,如雨水、河水、湖水。
  • 气态:
    • 水蒸气:无色无味的气体,存在于大气中。
    • 蒸发、沸腾产生水蒸气。

4. 水的循环

  • 水循环的定义:
    • 地球上的水在不同水体(海洋、陆地、大气)之间连续不断地运动和转化。
  • 水循环的动力:
    • 太阳辐射(主要动力)。
    • 重力。
  • 水循环的主要过程:
    • 蒸发: 液态水转化为水蒸气进入大气。海洋和陆地表面是主要蒸发源。
    • 蒸腾: 植物通过叶片将水分蒸发到大气中。
    • 凝结: 水蒸气转化为液态水或固态冰,形成云、雾、露、霜等。
    • 降水: 云中的水滴或冰晶达到一定大小,以降雨、降雪、降雹等形式落到地面。
    • 径流: 地表水或地下水沿一定路径流动,汇入河流、湖泊或海洋。分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 下渗: 地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 水循环的意义:
    • 维持地球水资源的平衡。
    • 调节全球气候。
    • 支撑生物生存。
    • 影响地貌演变。

二、水污染与保护

1. 水污染的来源

  • 工业污染:
    • 工业废水:含有重金属、有机物、酸碱等有害物质。
    • 固体废弃物:工业垃圾、废渣等。
  • 农业污染:
    • 农药:过量使用农药,污染土壤和水体。
    • 化肥:过量使用化肥,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 畜禽粪便:未经处理的畜禽粪便污染水体。
  • 生活污染:
    • 生活污水:含有有机物、病原体等。
    • 垃圾:未经处理的生活垃圾污染水体。

2. 水污染的危害

  •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饮用受污染的水可能导致疾病,如腹泻、中毒等。
    • 重金属污染可能导致慢性疾病。
  •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导致鱼类死亡、藻类大量繁殖(水华)。
    • 影响生物多样性。
    • 破坏土地资源。
  •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影响农业生产。
    • 增加水处理成本。
    • 影响旅游业。

3. 水资源的保护

  • 节约用水:
    • 推广节水技术,如节水灌溉、节水器具等。
    • 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浪费。
    •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节水意识。
  • 减少污染:
    • 工业废水达标排放,实施清洁生产。
    • 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推广绿色农业。
    •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垃圾分类处理。
  • 保护水源:
    • 保护森林植被,涵养水源。
    • 禁止在水源地附近进行污染活动。
    • 加强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
  • 水污染治理:
    • 物理方法:沉淀、过滤等。
    • 化学方法:中和、氧化、还原等。
    • 生物方法:利用微生物分解污染物。
  • 法律法规:
    • 制定和完善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
    • 加强执法监督,严惩污染行为。

三、水的净化

1. 常见的净化方法

  • 沉淀:
    • 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到底部。
    • 常用于初级处理。
  • 过滤:
    • 通过滤网或滤料去除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
    • 常用于去除水中泥沙、铁锈等。
  • 吸附:
    • 利用活性炭等多孔物质吸附水中的色素、气味等。
    • 活性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吸附能力强。
  • 煮沸:
    • 通过加热杀死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 简单有效的消毒方法,但不能去除水中的杂质。
  • 蒸馏:
    • 将水加热汽化,再将水蒸气冷凝成水。
    • 可以得到纯净的水,但成本较高。
  • 消毒:
    • 利用氯气、二氧化氯、紫外线等杀死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 是饮用水处理的重要环节。

2. 自来水的生产过程

  • 取水: 从河流、湖泊或地下抽取原水。
  • 预处理: 去除水中较大的杂物,如树枝、塑料等。
  • 混凝沉淀: 加入混凝剂(如明矾),使水中悬浮的细小颗粒凝聚成较大的絮状物,便于沉淀。
  • 过滤: 通过砂滤池或活性炭滤池过滤,去除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
  • 消毒: 加入氯气或臭氧等消毒剂,杀死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 储存和输送: 将处理后的水储存在水库或水塔中,通过供水管道输送到用户。

3. 家庭常用净水设备

  • 净水壶:
    • 利用滤芯过滤水中的杂质。
    • 适用于小水量净化,方便快捷。
  • 净水器:
    • 通过多级过滤系统,去除水中各种杂质、细菌和病毒。
    • 根据过滤精度和功能分为多种类型,如超滤净水器、反渗透净水器等。
  • 软水机:
    • 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水中的钙镁离子,降低水的硬度。
    • 适用于需要软化水的家庭,如用于洗衣、洗浴等。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4年级三角形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