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思维导图》
一、运动的描述
1.1 参考系
- 定义: 用来确定物体位置、观察和研究物体运动的物体。
- 选取原则: 任意性,通常选择地面为参考系,研究运动方便的物体为参考系。
- 影响: 对同一运动的描述可能因参考系不同而不同。
1.2 质点
- 定义: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 理想化模型: 一种科学抽象方法。
- 适用条件:
- 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 物体各部分的运动状态相同。
- 注意: 同一个物体,在研究不同的问题时,可能可以看做质点,也可能不能看做质点。
1.3 时刻与时间间隔
- 时刻: 表示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用点表示。 例如:第3秒末,2s时。
- 时间间隔: 表示一段时间,在时间轴上用线段表示。例如:第3秒内,2s内。
- 区别与联系: 时刻对应某一状态,时间间隔对应一个过程;时间间隔包含两个时刻。
1.4 位移与路程
- 位移: 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矢量。
- 路程: 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标量。
- 区别:
- 位移只与初末位置有关,与运动路径无关;路程与运动路径有关。
- 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其他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
- 联系: 两者都是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都用长度单位表示。
1.5 速度
- 平均速度:
- 定义: 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 公式:
v = Δx / Δt
- 方向: 与位移方向相同。
- 性质: 矢量。
- 瞬时速度:
- 定义: 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 方向: 沿运动轨迹的切线方向。
- 性质: 矢量。
- 平均速率:
- 定义: 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 性质: 标量。
- 区别与联系:
- 平均速度是位移和时间的比值,瞬时速度是某个时刻或位置的速度。
- 平均速率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值。
- 平均速度的大小并不一定等于平均速率。
- 瞬时速度的大小通常称为瞬时速率。
1.6 加速度
- 定义: 速度变化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 公式:
a = Δv / Δt
- 单位: m/s²
- 方向: 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 物理意义: 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 注意:
- 加速度大,速度变化快,但速度不一定大。
- 加速度为正,速度增大;加速度为负,速度减小。 (与速度方向有关)
- 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2.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 实验目的: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 实验器材: 小车、打点计时器、电源、纸带、刻度尺、长木板、垫木。
- 实验步骤:
- 安装器材。
- 释放小车,打出纸带。
- 选取计数点,测量数据。
- 处理数据,分析规律。
- 数据处理方法:
- 逐差法:
a = (x₄ + x₅ + x₆ - x₁ - x₂ - x₃) / (9T²)
- 图像法: 作 v-t 图像,根据图像的斜率求加速度。
- 逐差法:
- 注意事项:
- 小车开始时要靠近打点计时器。
- 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 纸带要平直,避免弯曲。
- 选取计数点时,要舍弃纸带开头过于密集的点。
- 实验过程中要保证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避免出现速度突变的情况。
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 基本公式:
- 速度公式:
v = v₀ + at
- 位移公式:
x = v₀t + ½at²
- 速度公式:
- 推论公式:
v² - v₀² = 2ax
- 平均速度公式:
v̄ = (v₀ + v) / 2 = x / t
- 中间时刻的速度:
v(t/2) = (v₀ + v) / 2
- 中间位置的速度:
v(x/2) = √((v₀² + v²) / 2)
(始终大于中间时刻的速度)
- 位移与时间关系的公式:
- 第n个T内的位移:
Δx = aT²
(相邻的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相等)
- 第n个T内的位移:
2.3 自由落体运动
- 定义: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 性质: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 加速度: 重力加速度
g ≈ 9.8 m/s² ≈ 10 m/s²
- 规律:
- 速度公式:
v = gt
- 位移公式:
h = ½gt²
- 速度位移公式:
v² = 2gh
- 速度公式:
2.4 用打点计时器测量自由落体加速度
- 实验原理: 利用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公式
h = ½gt²
,测量出物体下落的高度 h 和时间 t,即可求出重力加速度 g。 - 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纸带、重物、铁架台、电源、刻度尺。
- 实验步骤:
- 安装器材。
- 释放重物,打出纸带。
- 选取计数点,测量数据。
- 处理数据,计算重力加速度。
- 误差分析:
- 空气阻力: 会使测量值偏小。
- 摩擦阻力: 会使测量值偏小。
- 测量误差: 会影响实验结果。
- 纸带弯曲: 会影响实验结果。
三、总结
本章重点介绍了运动学的基础概念,包括参考系、质点、位移、速度、加速度等,以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掌握这些概念和规律,是学习后续物理知识的基础。 要能够熟练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要注意公式的适用条件。同时,要注意矢量性,明确正方向的选取。 通过实验探究,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培养科学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