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化学思维导图

《九上化学思维导图》

一、绪论

1.1 化学的研究对象

  • 组成:物质的元素组成、结构
  • 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等
  • 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 变化:化学反应类型、反应条件、反应规律

1.2 化学的研究方法

  • 观察法:直接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等
  • 实验法: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 控制变量法: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一个因素
    • 对比实验法:对比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
  • 模型法:用模型表示物质的微观结构或反应过程
  • 推理与演绎法:根据实验结果推断未知性质

1.3 化学与社会发展

  • 能源:化石燃料、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氢能等)
  • 材料: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合成材料
  • 环境:环境保护、污染治理
  • 健康:药物研发、食品安全

二、空气

2.1 空气的成分

  • 氮气 (N₂) ≈ 78% (体积)
  • 氧气 (O₂) ≈ 21% (体积)
  • 稀有气体 ≈ 0.94% (体积)
  • 二氧化碳 (CO₂) ≈ 0.03% (体积)
  • 其他气体和杂质 ≈ 0.03% (体积)

2.2 氧气

  • 性质
    •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
    • 化学性质:具有氧化性,支持燃烧
      • 与碳反应:C + O₂ --点燃--> CO₂
      • 与硫反应:S + O₂ --点燃--> SO₂
      • 与磷反应:4P + 5O₂ --点燃--> 2P₂O₅
      • 与铁反应:3Fe + 2O₂ --点燃--> Fe₃O₄
  • 用途
    • 供给呼吸
    • 支持燃烧
    • 医疗救助
  • 实验室制法
    •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2KClO₃ --MnO₂,Δ--> 2KCl + 3O₂↑
    • 加热高锰酸钾:2KMnO₄ --Δ--> K₂MnO₄ + MnO₂ + O₂↑
    • 分解过氧化氢(双氧水):2H₂O₂ --MnO₂--> 2H₂O + O₂↑
  • 收集方法
    • 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
    • 排水法:不易溶于水

2.3 空气污染

  • 污染物:颗粒物 (PM2.5, PM10)、二氧化硫 (SO₂)、氮氧化物 (NOx)、一氧化碳 (CO)
  • 主要来源: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燃煤、扬尘
  • 危害: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影响能见度
  • 防治措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推广清洁能源、加强工业排放治理、植树造林

三、水

3.1 水的组成

  • 宏观组成:氢元素和氧元素
  • 微观构成:由水分子 (H₂O) 构成

3.2 水的净化

  • 沉淀:使水中不溶性杂质沉降
  • 过滤:分离不溶性杂质
  • 吸附: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
  • 蒸馏:将水加热汽化再冷凝,得到纯水

3.3 水的用途

  • 工业:重要的溶剂、冷却剂
  • 农业:灌溉
  • 生活:饮用、洗涤

3.4 爱护水资源

  • 节约用水:使用节水器具、减少浪费
  • 保护水源:防止水体污染、植树造林

3.5 溶液

  • 概念: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 组成:溶质和溶剂
  •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温度、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 固体: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如NaCl),极少数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如Ca(OH)₂)
    • 气体: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 溶解过程的能量变化:溶解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不放热
  • 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 100%

四、碳和碳的氧化物

4.1 金刚石和石墨

  • 金刚石:
    • 物理性质:硬度大,密度大
    • 用途:切割玻璃,制造钻探工具
  • 石墨:
    • 物理性质:质软,有滑腻感,能导电
    • 用途:电极,铅笔芯,润滑剂
  • 结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导致性质差异很大

4.2 活性炭

  • 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

4.3 一氧化碳 (CO)

  •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有毒
  • 化学性质:
    • 可燃性:2CO + O₂ --点燃--> 2CO₂
    • 还原性:能还原金属氧化物
      • CO + CuO --Δ--> Cu + CO₂
  • 用途:燃料,冶炼金属
  • 毒性:与血红蛋白结合,影响氧气输送

4.4 二氧化碳 (CO₂)

  •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 化学性质:
    • 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 与水反应:CO₂ + H₂O == H₂CO₃ (碳酸)
    • 与石灰水反应:CO₂ + Ca(OH)₂ == CaCO₃↓ + H₂O
  • 用途:灭火,人工降雨,生产饮料,气体肥料
  • 温室效应:过量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4.5 碳酸钙 (CaCO₃)

  • 用途:建筑材料,制取二氧化碳
  • 与稀盐酸反应:CaCO₃ + 2HCl == CaCl₂ + H₂O + CO₂↑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数学思维导图六年级下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