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文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 坚持梦想,终将蜕变
丑小鸭:外貌丑陋,遭受歧视,内心渴望被认可,最终变成美丽的白天鹅。
鸭妈妈:对丑小鸭的爱是真诚的,但也受到环境的影响。
其他鸭子:以貌取人,嘲笑和排斥丑小鸭。
主要人物:
诞生:丑小鸭与众不同,外貌丑陋。
排斥:受到鸭群、鸡群的排斥和嘲笑。
流浪:被迫离开鸭场,经历各种磨难。
蜕变:在寒冷的冬天,终于发现自己是白天鹅,融入天鹅群。
情节结构:
对比:丑与美,过去与现在,衬托丑小鸭的蜕变。
象征:丑小鸭象征着被歧视、被嘲笑,但最终实现梦想的人。
童话语言:生动形象,充满童趣。
艺术手法:
主题思想: 无论身处怎样的逆境,都要坚持梦想,相信自己,终将实现自我价值。
1.1 《丑小鸭》 (安徒生)
中心主题: 确定理想,努力奋斗
理想的意义:理想是人生的灯塔,指引方向。
理想的来源:个人兴趣、社会责任、榜样激励等。
理想的选择: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理想。
实现理想的途径:制定计划,付诸行动,克服困难,不断进步。
主要内容:
真实:结合自身实际,表达真情实感。
具体:详细描述理想的内容和实现途径。
积极:充满对未来的憧憬和信心。
写作特点:
反思与启示: 激发学生思考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1.2 《我的理想》 (当代学生习作)
中心主题: 表达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和爱
纸船:象征着游子对母亲的思念和爱,也象征着遥远的距离。
海浪:象征着人生的波折和困难。
月亮:象征着温柔的母爱和美好的回忆。
意象分析:
淡淡的忧伤:身处异乡,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深深的依恋:对母亲的爱是纯洁而深沉的。
真挚的祝福:希望母亲平安幸福。
情感表达:
清新淡雅的语言:充满诗意,富有感染力。
象征手法:运用纸船等意象,表达抽象的情感。
细节描写:通过细节描写,展现母子之间的深厚感情。
艺术特色:
主题思想: 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的思念和爱,歌颂了伟大的母爱。
1.3 《纸船——寄母亲》 (冰心)
人物:谢安、谢道韫
内容:谢安考问子侄们用什么来比喻雪,谢道韫以“未若柳絮因风起”胜出。
主题:赞扬了谢道韫的才华和敏捷的思维。
《咏雪》
人物:陈太丘、友人、元方
内容:陈太丘与友人约定同行,友人失约,陈太丘离去,元方对此进行评价。
主题:讽刺了不讲信用的人,赞扬了陈太丘的守时和元方的聪慧。
《陈太丘与友期行》
了解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特点。
理解故事情节,体会文章主题。
学习简洁精炼的语言表达。
学习重点:
1.4 《世说新语》二则
一、第一单元:童年·梦想
百草园:自由、快乐、充满童趣,是儿童的天堂。
三味书屋:枯燥、乏味、压抑,是束缚儿童天性的场所。
对比手法:
百草园:描写了百草园的各种景物和活动,如捉蟋蟀、拔何首乌、玩雪等。
三味书屋:描写了三味书屋的环境和老师的教学方式。
回忆内容:
对百草园的喜爱和留恋。
对三味书屋的厌恶和无奈。
情感变化:
主题思想: 表达了作者对童年自由快乐生活的回忆和对封建教育的批判。
2.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中心意象: 紫藤萝瀑布
低落:花事衰败,心情压抑。
振奋:看到盛开的紫藤萝瀑布,心情变得开朗。
感悟: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美好。
情感变化:
色彩:紫、淡紫、粉紫、白,色彩丰富,层次分明。
形态:瀑布、花穗,形态优美,生机勃勃。
声音:蜂声,烘托了紫藤萝瀑布的生机。
景物描写:
紫藤萝瀑布:象征着生命的力量和美好,象征着希望和未来。
象征意义:
主题思想: 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2 《紫藤萝瀑布》 (宗璞)
描写对象: 沧海
描写顺序: 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由整体到局部。
整体:波涛汹涌,气势磅礴。
具体:日月星辰,山岛草木。
景物描写:
雄心壮志:表达了作者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宽广胸襟:表达了作者宽广的胸襟和博大的气魄。
情感表达:
气势恢宏:语言简洁,气势磅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沧海的景象,表达作者的感情。
艺术特色:
主题思想: 表达了作者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宽广的胸襟。
2.3 《观沧海》 (曹操)
明月:营造了宁静清幽的氛围。
清风:吹散了旅途的疲惫。
鸣蝉:增加了田园情趣。
稻花香:散发出丰收的喜悦。
意象分析:
闲适:词人走在黄沙道中,欣赏着美丽的景色,心情闲适。
喜悦:感受到丰收的喜悦,对未来充满希望。
情感表达:
白描手法: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
情景交融:将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融为一体。
艺术特色:
主题思想: 表达了词人夜行黄沙道中的闲适心情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2.4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二、第二单元:自然·感悟
中心人物: 邓稼先
爱国: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毅然回国参加核武器研制。
奉献:为了国家利益,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严谨: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忘我: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不顾个人安危。
人物品质:
回国参加核武器研制。
在戈壁滩上进行核试验。
为了解决技术难题,殚精竭虑。
主要事例:
侧面描写:通过其他人物的评价,展现邓稼先的伟大。
细节描写:通过细节描写,展现邓稼先的品质。
写作手法:
主题思想: 赞扬了邓稼先的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佩之情。
3.1 《邓稼先》 (杨振宁)
人物: 孙权、吕蒙
事件: 孙权劝吕蒙学习
劝学:孙权劝吕蒙学习,认为他应该多读书。
推辞:吕蒙以军务繁忙为由推辞。
劝诫:孙权用自己和鲁肃的事例劝诫吕蒙。
醒悟:吕蒙听从孙权的劝告,开始学习。
情节发展:
主题: 劝人勤学,强调读书的重要性。
3.2 《孙权劝学》 (司马光)
人物: 木兰
代父从军: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征战沙场:木兰英勇善战,屡立战功。
功成身退:木兰不慕荣华,辞官还乡。
情节:
孝顺:代父从军,孝敬父母。
勇敢:英勇善战,不畏艰险。
坚强:克服困难,完成使命。
善良:不慕荣华,辞官还乡。
人物形象:
主题思想: 赞扬了木兰的孝顺、勇敢、坚强和善良,歌颂了爱国主义精神。
3.3 《木兰诗》
主要人物: 皇帝、骗子、大臣、百姓
情节概要: 两个骗子声称能织出只有聪明人才能看见的布料,皇帝信以为真,并穿着“新装”游行,最终被一个孩子揭穿。
主题: 讽刺了皇帝的虚荣和昏庸,大臣的阿谀奉承,百姓的盲从和胆小,揭露了社会的虚伪和黑暗。
象征意义: “新装”象征着虚假和欺骗。
3.4 《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
三、第三单元:人物·故事
核心观点: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提出问题:你是否认为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
阐述观点: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拥有创造性思维的人的特征。
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论证:
论证思路:
举例论证:举例说明创造性思维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道理论证:引用名言,阐述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论证方法:
主题思想: 鼓励人们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创造性思维,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4.1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罗迦·费-格)
核心观点:敬畏生命,尊重每一个生命。
内容:阐述了敬畏生命的含义和重要性,呼吁人们尊重每一个生命,无论是大的还是小的,有形的还是无形的。
《敬畏生命》 (史怀哲)
内容:描述了沙漠中海市蜃楼等奇特现象,以及对这些现象的科学解释。
主旨: 引导人们用科学的眼光看待自然现象,探索未知的世界。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4.2 《短文两篇:敬畏生命/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内容: 描写了海市蜃楼的奇特景象,以及人们观看海市蜃楼时的情景。
场景描写生动形象,富有画面感。
语言简洁精炼,富有文采。
特点:
主题思想: 展现了自然界的神奇和美丽,也反映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向往。
4.3 《山市》 (蒲松龄)
内容: 记录了人类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艰难历程。
主题: 赞扬了人类挑战极限的勇气和毅力,歌颂了科学探索精神。
重点: 了解攀登珠峰的困难,体会登山队员的艰辛和付出。
4.4 《登上地球之巅》
四、第四单元:思考·探索
记叙文: 描写生活中的人和事,表达真情实感。
说明文: 介绍事物的特征、性质、成因等。
议论文: 阐述观点,论证观点, persuasive writing。
选材:选择有意义、有价值的题材。
立意:确定明确的主题。
结构:安排合理的结构。
语言: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写作技巧:
五、写作
《冀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文思维导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历史七下第三单元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