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第五课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 搭船的鸟
一级分支:
-
一、 课文概览
-
内容概要: 课文讲述了“我”和爸爸在渡船上观察海鸥,海鸥大胆地在船舷上站立觅食,与人亲近,体现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表达了作者对海鸥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
体裁: 散文(写景抒情)
-
情感基调: 喜爱、赞美、轻松、愉快
-
中心思想: 通过描写海鸥与人亲近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海鸥的喜爱之情和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赞美。
-
-
二、 生字词语
-
重点生字:
- 搭(dā):搭配、搭桥、搭车
- 父(fù):父亲、父母、父爱
- 舱(cāng):船舱、货舱、机舱
- 沙(shā):沙滩、沙子、沙漠
- 啦(lā):好啦、来啦、走啦
- 翠(cuì):翠绿、翠鸟、青翠
- 漂(piāo):漂浮、漂流、漂泊
- 嘴(zuǐ):嘴巴、嘴角、张嘴
- 悄(qiāo):悄悄、静悄悄、悄声
- 吞(tūn):吞咽、吞没、吞吐
- 喂(wèi):喂养、喂食、喂奶
- 挡(dǎng):阻挡、挡住、遮挡
-
多音字:
- 漂(piāo):漂浮、漂流;(piào):漂亮;(piǎo):漂白
- 啦(lā):好啦、来啦;(la):助词
-
近义词:
- 好奇——奇怪
- 喜爱——喜欢
- 亲近——靠近
- 小心——谨慎
- 翠绿——碧绿
- 吞——咽
-
反义词:
- 喜爱——厌恶
- 小心——粗心
- 亲近——疏远
- 翠绿——枯黄
- 吞——吐
-
-
三、 课文结构分析
-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我”和爸爸乘船,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为下文描写海鸥做铺垫。
-
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 详细描写了海鸥的形态和活动,以及“我”与海鸥的互动。是课文的重点。
- 海鸥的形态描写: 描写海鸥的羽毛、翅膀、嘴巴,突出海鸥的美丽。
- 海鸥的活动描写: 描写海鸥在船舷上站立、觅食、飞翔等活动,突出海鸥的活泼和大胆。
- “我”的活动描写: 描写“我”喂海鸥食物,观察海鸥,表达“我”对海鸥的喜爱。
-
第三部分(第9自然段): 总结全文,表达了对海鸥的喜爱之情,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赞美。
-
-
四、 重点语句赏析
-
“一只只海鸥箭一样地飞来,围着船快乐地飞翔。”
-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海鸥比作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海鸥飞行的速度之快,也表达了海鸥飞翔的轻盈和自由。
- “快乐”一词,表达了海鸥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也衬托出作者愉悦的心情。
-
“有的站在船舷上,好奇地望着过往的行人。”
- “好奇”一词,赋予海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海鸥对人类的好奇和亲近。
- 侧面描写,间接表现了人类对海鸥的友好,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我小心地把饼干碎屑扔向海鸥,海鸥张开翅膀,一下子吞了下去。”
- “小心”一词,体现了“我”对海鸥的爱护和关心。
- “一下子吞了下去”写出了海鸥觅食的快速和熟练,也反映了海鸥对人类的信任。
-
“它们似乎把我们当成了朋友,一点儿也不害怕。”
- “似乎”、“一点儿也不害怕”说明海鸥已经习惯了与人类相处,并将人类当成了朋友,体现了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的关系。
-
-
五、 写作手法
- 细节描写: 通过对海鸥的形态、动作、神态的细致描写,使海鸥形象更加生动逼真。
- 比喻: “海鸥箭一样地飞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 拟人: “好奇地望着过往的行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海鸥人的情感,使海鸥形象更加可爱。
- 侧面描写: 通过描写“我”的动作和心情,侧面烘托出海鸥的活泼可爱。
- 动静结合: 描写海鸥飞翔的动态和站在船舷上的静态,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
六、 拓展延伸
- 人与自然的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意识。
- 观察能力的培养: 鼓励学生仔细观察身边的动植物,并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写。
- 类似题材的文章: 推荐一些描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章,如《小鸟天堂》、《麻雀》等。
-
七、 课后练习
- 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
- 背诵课文的重点段落。
- 搜集有关海鸥的资料,了解海鸥的生活习性。
- 以“我与小动物”为题,写一篇作文,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