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下第三单元思维导图》
一、统一国家的建立
1. 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
- 背景:
- 春秋战国时期,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 秦国商鞅变法,国力增强。
- 秦王嬴政雄才大略。
- 过程:
- 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 标志: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
- 意义:
-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符合人民的愿望。
- 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 秦朝的统治
- 皇帝制度:
-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 皇位世袭。
- 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
- 中央官制:
- 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掌行政、军事和监察。
- 中央机构互相牵制,有利于皇帝集权。
- 地方官制:
- 推行郡县制。
- 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
-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统一文字:
- 统一小篆作为全国通用的文字。
- 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 统一货币:
- 统一圆形方孔钱。
- 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统一。
- 统一度量衡:
- 为经济交往提供了便利。
-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 思想统治:
- “焚书坑儒”。
- 加强思想控制,压制人民的反抗。
- 对文化发展造成严重摧残。
-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 派蒙恬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
- 修筑长城,防御匈奴的进攻。
- 巩固北部边疆。
- 开凿灵渠:
- 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
- 加强了对岭南地区的控制。
- 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 秦朝的暴政:
- 刑法严苛,徭役赋税繁重。
- 导致农民起义爆发。
3. 秦末农民大起义
- 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9年):
- 原因:秦朝的暴政,人民无法忍受。
- 地点:大泽乡。
- 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结果:失败,但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
- 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揭开了秦末农民战争的序幕。
- 楚汉之争:
- 陈胜吴广起义后,各地纷纷起义。
- 刘邦和项羽是其中最强大的两支力量。
- 经过四年的楚汉之争,刘邦最终战胜项羽,建立西汉。
二、大一统的汉朝
1. 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 西汉建立:
-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 休养生息:
- 汉高祖刘邦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减轻农民负担。
- 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 “文景之治”:
- 汉文帝和汉景帝继续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 重视农业,减轻赋税。
- 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
- 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
2.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 加强中央集权:
- 推行“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 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学说,为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奠定了基础。
-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在思想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在长安兴办太学,培养儒学人才。
- 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 抗击匈奴:
- 汉武帝时期,匈奴不断侵扰边境。
- 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多次出击匈奴。
- 解除了匈奴对中原王朝的威胁。
- 巩固了北部边疆。
- 张骞通西域:
- 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 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 开辟了丝绸之路。
3. 丝绸之路
- 开通:
- 张骞通西域后,东西方贸易往来频繁。
- 形成了一条连接东西方的贸易通道——丝绸之路。
- 路线:
- 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到达西域,再通往中亚、西亚,最后到达欧洲。
- 作用:
- 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 中国的丝绸、瓷器等物品传到西方。
- 西方的物产和文化也传入中国。
- 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4. 政治危机与王莽改制
- 政治危机:
- 西汉后期,土地兼并严重,社会矛盾激化。
- 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政治腐败。
- 王莽改制:
- 王莽篡夺政权,建立新朝。
- 王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试图缓解社会矛盾。
- 但改革措施不切实际,反而加剧了社会矛盾。
- 导致农民起义爆发。
5. 东汉的建立
- 绿林起义和赤眉起义:
- 王莽改制失败后,爆发了绿林起义和赤眉起义。
- 推翻了新朝的统治。
- 光武中兴:
- 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 刘秀采取措施恢复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 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局面。
6. 科技与文化
- 造纸术:
-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 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
- 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 《史记》:
- 西汉司马迁编写的《史记》。
- 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 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三、思维导图结构总结
- 中心主题: 《历史七下第三单元思维导图》
- 一级分支: 统一国家的建立、大一统的汉朝
- 二级分支: (隶属于“统一国家的建立”) 秦的统一、秦朝的统治、秦末农民大起义
- 二级分支: (隶属于“大一统的汉朝”) 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汉武帝巩固大一统、丝绸之路、政治危机与王莽改制、东汉的建立、科技与文化
- 更细分的分支: 各个二级分支下的具体历史事件、人物、制度、影响等。 围绕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影响等要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