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各单元思维导图

《高中历史必修一各单元思维导图》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 1.1. 夏朝:
    •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 早期国家雏形
  • 1.2. 商朝:
    • 神权色彩浓厚
    • 内外服制度
  • 1.3. 西周:
    • 分封制:
      • 目的:巩固统治,扩大疆域
      • 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 权力:政治、经济、军事
      • 义务:服从周王命令、定期朝贡、提供军赋
      • 作用:初期加强统治,后期瓦解
    • 宗法制:
      •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 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 作用:维护贵族统治,保证权力稳定
    • 礼乐制度:
      • 维护社会秩序
      • 等级森严

2.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 2.1. 背景:
    • 统一六国
    • 社会经济发展
  • 2.2. 建立:
    • 皇帝制度:
      • 皇帝独尊
      • 皇权至上
    • 三公九卿制:
      • 丞相:辅佐皇帝处理政事
      • 太尉:管理军事
      • 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 郡县制:
      • 地方行政制度
      • 郡守、县令由皇帝任免
  • 2.3. 影响:
    • 加强中央集权
    • 巩固国家统一
    • 奠定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 对后世影响深远

3.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3.1. 汉朝:
    • 郡国并行制
    • 刺史制度
    • 察举制
  • 3.2. 魏晋南北朝:
    • 九品中正制
    • 门阀政治
  • 3.3. 隋唐:
    • 三省六部制:
      • 中书省:决策
      • 门下省:审议
      • 尚书省:执行
      • 作用: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提高行政效率
    • 科举制:
      • 打破世家大族垄断
      • 选拔人才
      • 促进社会流动
  • 3.4. 宋朝:
    • 分割相权(设枢密院、三司使等)
    • 强干弱枝
    • 重文轻武
  • 3.5. 元朝:
    • 行省制度:
      •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影响深远

4.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 4.1. 明朝:
    • 废丞相,权分六部
    • 设立内阁:
      • 皇帝的顾问机构
      • 无决策权
    • 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 加强对臣民的监视
  • 4.2. 清朝:
    • 设立军机处:
      • 处理军政要务
      • 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 鸦片战争

  • 1.1. 背景:
    • 英国的殖民扩张
    • 中国的闭关锁国
    • 中英贸易逆差
    • 鸦片走私
  • 1.2. 过程:
    • 1840-1842年
    • 英国侵略
  • 1.3. 结果:
    • 签订《南京条约》
  • 1.4. 影响: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第二次鸦片战争

  • 2.1. 背景:
    • 列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 扩大侵略权益
  • 2.2. 过程:
    • 1856-1860年
    • 英法联军侵略
  • 2.3. 结果:
    • 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 2.4. 影响:
    •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3. 甲午中日战争

  • 3.1. 背景:
    • 日本的对外扩张
    • 朝鲜问题
  • 3.2. 过程:
    • 1894-1895年
    • 中国战败
  • 3.3. 结果:
    • 签订《马关条约》
  • 3.4. 影响:
    •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4.1. 背景:
    • 义和团运动
    • 列强瓜分中国
  • 4.2. 过程:
    • 1900年
    • 八国联军侵略
  • 4.3. 结果:
    • 签订《辛丑条约》
  • 4.4. 影响:
    •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 5.1. 太平天国运动:
    • 反封建反侵略
    • 《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 5.2. 义和团运动:
    • 扶清灭洋
    •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 辛亥革命

  • 1.1. 背景:
    • 民族危机加深
    • 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
    • 革命团体建立
  • 1.2. 过程:
    • 武昌起义
    • 建立中华民国
    •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1.3. 结果:
    •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 1.4. 影响:
    • 推翻了清朝统治
    • 结束了封建帝制
    •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 新民主主义革命

  • 2.1. 五四运动:
    • 导火线:巴黎和会
    • 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影响: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2.2.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1921年
    • 意义: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 2.3. 国共合作:
    • 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革命)
    • 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战争)
  • 2.4. 抗日战争:
    • 全民族抗战
    • 中共的贡献
  • 2.5. 解放战争:
    • 三大战役
    • 新中国的成立

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 新中国的成立

  • 1.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根本政治制度
  • 1.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基本政治制度
  • 1.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重要政治制度

2. 民主政治的发展

  • 2.1. 一国两制:
    • 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方针
    • 促进祖国统一

五、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 1.1. 雅典民主政治:
    • 梭伦改革
    • 克利斯提尼改革
    • 伯利克里改革
    • 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 局限性:少数人的民主

2. 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 2.1.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 十二铜表法
    • 公民法
    • 万民法
  • 2.2. 罗马法的作用:
    • 维护统治
    • 影响后世法律

六、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 1.1. 光荣革命:
    • 1688年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 1.2. 《权利法案》:
    • 限制王权
    • 议会权力至上
  • 1.3. 责任内阁制:
    • 内阁对议会负责
    • 首相是政府首脑

2.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 2.1. 独立战争:
    • 摆脱英国殖民统治
  • 2.2. 1787年宪法:
    • 三权分立:
      • 行政权:总统
      • 立法权:国会
      • 司法权:最高法院
    • 联邦制
  • 2.3. 评价:
    • 巩固国家统一
    •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3. 法国民主政治的确立

  • 3.1. 法国大革命:
    • 推翻封建统治
  • 3.2. 共和制的建立:
    • 曲折历程
  • 3.3. 1875年宪法:
    • 确立共和制
    • 总统拥有行政权

4.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 4.1. 统一:
    • 俾斯麦的铁血政策
  • 4.2. 1871年宪法:
    • 君主是国家元首
    • 宰相由皇帝任命
    • 议会权力有限

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1.1. 背景:
    • 工业革命
    • 工人运动
  • 1.2. 内容:
    • 《共产党宣言》
    • 历史唯物主义
    • 剩余价值学说
  • 1.3. 意义:
    • 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2. 俄国十月革命

  • 2.1. 背景: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俄国社会矛盾尖锐
  • 2.2. 过程:
    • 二月革命
    • 十月革命
  • 2.3. 意义:
    •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内容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