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维导图四年级上
《数学思维导图四年级上》
一、 大数的认识
1.1 亿以内数的认识
1.1.1 计数单位
- 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 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1.1.2 数位与数位顺序表
- 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
- 数位顺序表:从右往左依次排列数位
1.1.3 读法
- 分级读数: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
- 亿级、万级:读作“亿”、“万”
- 每级末尾的0不读,其他数位上的一个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1.1.4 写法
- 分级写数: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
- 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1.1.5 大小比较
- 数位不同:数位多的数大
- 数位相同:从最高位比起,一位一位地比,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1.1.6 改写与省略
- 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去掉末尾的四个或八个0,并加上“万”或“亿”字
- 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上的数字,大于或等于5,向前一位进1,小于5,舍去尾数
1.2 亿以上数的认识
1.2.1 更大的计数单位
1.2.2 计数方法
1.2.3 读法与写法
- 与亿以内数的读法与写法类似,注意级数的变化和“亿”的正确使用
1.2.4 大小比较
1.2.5 近似数
二、 角的度量
2.1 角的认识
2.1.1 角的定义
2.1.2 角的组成
2.1.3 角的表示
2.2 角的度量
2.2.1 量角器
2.2.2 角的单位
2.2.3 量角的方法
- 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
- 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 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刻度就是角的度数
2.2.4 画角的方法
- 先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点与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与射线重合
- 在量角器上找到所需角度的刻度,点一个点
- 连接射线的端点和所画的点,就画成了所需的角
2.3 角的分类
2.3.1 锐角
2.3.2 直角
2.3.3 钝角
2.3.4 平角
2.3.5 周角
2.3.6 关系
三、 三位数乘两位数
3.1 口算乘法
3.1.1 估算
- 把两个因数都看成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进行口算
3.1.2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3.2 笔算乘法
3.2.1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 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与个位对齐
- 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与十位对齐
- 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3.2.2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3.3 积的变化规律
3.3.1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
3.3.2 两个因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积不变
3.4 解决问题
3.4.1 单价 × 数量 = 总价
3.4.2 速度 × 时间 = 路程
四、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4.1 平行与垂直
4.1.1 相交
4.1.2 平行
-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平行线的特点:永不相交
- 表示:a∥b (a平行于b)
4.1.3 垂直
-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 垂直线的特点:相交成直角
- 表示:a⊥b (a垂直于b)
- 垂线段: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叫做垂线段,它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4.2 平行四边形
4.2.1 定义
4.2.2 特点
4.2.3 容易变形的特性
4.2.4 高
- 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4.3 梯形
4.3.1 定义
4.3.2 特点
4.3.3 各部分名称
- 底:平行的两条边叫做梯形的底,较长的底叫做下底,较短的底叫做上底
- 腰:不平行的两条边叫做梯形的腰
- 高:从上底的一点到下底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4.3.4 特殊梯形
- 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 直角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五、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5.1 口算除法
5.1.1 估算
- 把除数和被除数都看成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进行口算
5.1.2 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
5.2 笔算除法
5.2.1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 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
- 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试除前三位
-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 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5.2.2 除数不是整十数的除法
- 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
- 初商过大或过小,需要调商
5.2.3 商是一位数的除法
5.2.4 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5.3 商不变的规律
5.3.1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5.4 解决问题
5.4.1 总价 ÷ 数量 = 单价
5.4.2 路程 ÷ 时间 = 速度
5.4.3 归一问题、归总问题
六、 统计
6.1 条形统计图
6.1.1 复式条形统计图
6.1.2 制作方法
- 确定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什么
- 确定单位长度
- 根据数据画出条形
- 标上标题和图例
6.2 统计表的分析
6.2.1 分析数据
- 比较数据的大小,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
- 计算数据的总和和平均数
6.2.2 提出问题并解决
- 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并进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