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热处理思维导图

《钢的热处理思维导图》

一、热处理概述

1.1 定义

  • 利用加热、保温、冷却等手段改变钢的组织结构,从而改善或提高其性能的工艺。

1.2 目的

  • 提高强度、硬度、耐磨性
  • 改善塑性、韧性
  • 消除内应力
  • 提高切削加工性能
  • 提高物理化学性能(如耐蚀性、耐热性)

1.3 热处理分类

  • 改变整体力学性能的热处理
    • 退火
    • 正火
    • 淬火
    • 回火
  • 改变表面力学性能的热处理
    • 表面淬火
      • 感应加热淬火
      • 火焰加热淬火
    • 化学热处理
      • 渗碳
      • 渗氮
      • 渗硼
      • 渗铝

二、基本热处理工艺

2.1 退火

2.1.1 定义

  • 将钢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工艺。

2.1.2 目的

  • 降低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
  • 细化晶粒,均匀成分
  • 消除内应力
  • 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 为后续热处理做准备

2.1.3 类型

  • 完全退火
    • 适用于亚共析钢
    • 加热至Ac3以上30-50℃
    • 随炉缓慢冷却
  • 球化退火
    • 适用于共析钢和过共析钢
    • 形成球状碳化物,降低硬度,改善切削性能
    • 等温退火、周期退火
  • 去应力退火
    • 低温退火(通常500-650℃)
    • 消除铸件、焊接件、冷加工件的残余应力
    • 不改变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

2.2 正火

2.2.1 定义

  • 将钢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在空气中冷却的工艺。

2.2.2 目的

  • 细化晶粒,提高强度和硬度
  • 消除内应力
  • 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 为淬火做准备

2.2.3 特点

  • 冷却速度快于退火,组织更细
  • 强度和硬度高于退火
  • 操作简单,周期短,成本低

2.3 淬火

2.3.1 定义

  • 将钢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以快速冷却方式获得马氏体组织的工艺。

2.3.2 目的

  • 显著提高钢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

2.3.3 影响因素

  • 冷却速度:影响马氏体转变的完成度
  • 淬火介质:水、油、盐水、空气等
  • 钢的成分:含碳量越高,淬火后的硬度越高

2.3.4 类型

  • 整体淬火
  • 分级淬火
    • 贝氏体淬火
    • 马氏体分级淬火
  • 等温淬火

2.4 回火

2.4.1 定义

  • 将淬火后的钢加热到低于Ac1的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冷却的工艺。

2.4.2 目的

  • 降低或消除淬火内应力
  • 提高塑性和韧性
  • 获得所需的强度和硬度

2.4.3 类型

  • 低温回火
    • 150-250℃
    • 保持高硬度和耐磨性,降低脆性
    • 主要用于工具钢、量具、模具
  • 中温回火
    • 350-500℃
    • 较高的屈服强度、弹性极限和韧性
    • 主要用于弹簧、冲击工具
  • 高温回火
    • 500-650℃
    • 综合力学性能最佳
    • 用于重要的结构零件

2.4.4 回火脆性

  • 第一类回火脆性(不可逆回火脆性)
    • 由合金元素在奥氏体晶界偏析引起
    • 可在高温回火后缓冷或在500-600℃回火时发生
  • 第二类回火脆性(可逆回火脆性)
    • 由杂质元素(P、Sn、Sb、As)在奥氏体晶界偏析引起
    • 在300-350℃回火时发生

三、表面热处理工艺

3.1 表面淬火

3.1.1 定义

  • 仅使钢的表面层发生淬火,而心部仍保持原有状态的工艺。

3.1.2 目的

  • 提高表面硬度、耐磨性,保持心部良好的韧性

3.1.3 类型

  • 感应加热淬火
    • 利用感应电流在工件表面产生热量,快速加热表面
    • 加热速度快,效率高,易于控制
  • 火焰加热淬火
    • 利用火焰(乙炔-氧气火焰)加热工件表面
    • 设备简单,成本低,但易变形,难以控制

3.2 化学热处理

3.2.1 定义

  • 使工件表面渗入一种或几种化学元素的工艺,改变表面层的化学成分和组织结构,从而获得特殊的性能。

3.2.2 目的

  • 提高表面硬度、耐磨性、耐蚀性、耐热性等

3.2.3 类型

  • 渗碳
    • 使工件表面渗入碳原子
    • 提高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 气体渗碳、液体渗碳、固体渗碳
  • 渗氮
    • 使工件表面渗入氮原子
    • 提高表面硬度、耐磨性、耐蚀性、耐疲劳强度
    • 气体渗氮、液体渗氮
  • 渗硼
    • 使工件表面渗入硼原子
    • 极高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 渗铝
    • 使工件表面渗入铝原子
    • 提高耐高温氧化性、耐蚀性

四、热处理设备

4.1 加热炉

  • 箱式炉
  • 井式炉
  • 盐浴炉
  • 气氛炉
  • 真空炉
  • 感应加热设备

4.2 冷却介质

  • 盐水
  • 聚合物水溶液
  • 空气

4.3 检测设备

  • 硬度计
  • 金相显微镜
  • 万能试验机
  • 无损检测设备

五、热处理缺陷及预防

5.1 变形

  • 加热不均匀、冷却不均匀、组织转变应力
  • 预防:合理选择加热和冷却方式、采用合理的工装夹具

5.2 开裂

  • 淬火应力过大、加热速度过快、冷却速度过快
  • 预防:选择合适的淬火介质、预热、回火

5.3 氧化和脱碳

  • 高温加热时,钢材表面与氧气或含碳气体反应
  • 预防:采用保护气氛加热、涂保护涂层

5.4 淬火软点

  • 冷却速度不足、冷却介质温度过高、钢材原始组织不良
  • 预防:选择合适的淬火介质、降低冷却介质温度、进行正火或退火

六、热处理的应用

6.1 机械制造

  • 齿轮、轴承、刀具、模具

6.2 汽车工业

  • 曲轴、连杆、凸轮轴

6.3 航空航天

  • 发动机零件、起落架零件

6.4 冶金工业

  • 轧辊、模具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初三化学知识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