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2全册思维导图

a. 概念:出生率 - 死亡率
(1) 缓慢增长阶段:农业革命前
(2) 加速增长阶段:工业革命后
(3) 快速增长阶段:二战后
b. 世界人口增长历程
(1) 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 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3) 过渡型: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下降,自然增长率下降
(4) 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甚至负增长)
c. 人口增长模式
(1) 积极: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2) 消极: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就业压力,住房紧张
d. 人口增长的影响

1. 人口自然增长

(1) 发展中国家:资源、环境压力大,生活水平难以提高
(2) 措施: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
a. 人口增长过快
(1) 发达国家: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重
(2) 措施:鼓励生育,延迟退休,引进移民
b. 人口老龄化

2. 人口问题

A. 人口增长
a. 概念: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移动
(1) 按方向:国内迁移,国际迁移
(2) 按距离:省际迁移,县际迁移
(3) 按目的:经济性迁移,政治性迁移,文化性迁移
(4) 按时间:永久性迁移,季节性迁移
b. 分类

1. 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a. 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资源
b. 经济因素:就业机会,收入水平,生活水平
c. 政治因素:战争,政策,政治变革
d. 社会文化因素:教育,医疗,婚姻,宗教信仰
e. 其他因素:交通,通讯

2. 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a. 对迁出地:缓解人口压力,促进劳务输出,人才流失
b. 对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环境压力
c. 对个人:改变生活方式,提升自身素质

3. 人口迁移的影响

B. 人口迁移
1. 概念:一定历史时期,在维持较高生活水平条件下,一定区域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a. 资源状况:决定人口容量的基础
b. 技术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人口容量
c. 发展阶段:影响消费水平和资源需求量
d. 消费水平:影响资源消耗量
2. 影响因素:
a. 认识人地关系
b. 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
3. 意义:
C. 人口合理容量
I. 人口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a.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b.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科技

1. 农业区位因素

a. 季风水田农业:亚洲季风区,精耕细作,人地矛盾突出
b. 商品谷物农业:美国,加拿大,阿根廷等,机械化程度高,规模大
c. 大牧场放牧业:阿根廷,澳大利亚等,粗放经营,受市场需求影响
d. 地中海农业:地中海沿岸,立体农业,灌溉技术重要
e. 乳畜业:西欧,北美等,集约经营,受市场影响大
f. 混合农业:澳大利亚,注重生态效益

2. 农业地域类型

a. 提高单产
b. 发展立体农业
c. 调整农业结构
d. 发展生态农业
e.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3. 农业发展方向

A.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1) 自然资源:矿产,能源
(2) 交通运输:便利的交通运输
(3) 劳动力:充足廉价的劳动力
(4) 市场:接近消费市场
(5) 政策:政府政策支持
a. 传统工业区位因素:
(1) 信息:信息技术的发展
(2) 技术:高新技术的支撑
(3) 环境:良好的投资环境
(4) 服务:完善的配套服务
b. 现代工业区位因素:
1. 工业区位因素
a. 投入产出联系:产业之间的联系
b. 技术协作联系:技术交流与合作
c. 市场联系:销售网络
d. 空间联系:企业之间的空间布局
2. 工业地域联系
a. 传统工业区:鲁尔区,东北老工业基地
b. 新兴工业区:硅谷,珠三角
3. 工业地域类型
a. 产业升级
b. 技术创新
c. 绿色发展
d. 区域合作
4. 工业发展方向
B. 工业区位因素与地域联系
a. 按功能:零售商业,批发商业
b. 按规模:大型商场,小型商店
c. 按形式:传统商业,现代商业
1. 商业网点的类型
a. 人口因素:人口密度,消费水平
b. 交通因素:交通便利程度
c. 竞争因素:竞争强度
d. 政策因素:政府规划
2. 商业网点的区位选择
a. 城市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b. 城市地域功能分异:CBD,郊区
c. 城市内部交通:交通线路,交通枢纽
3. 城市空间结构
a.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b. 改善城市交通
c. 保护城市环境
d.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4. 城市发展方向
C. 商业活动与城市空间结构
II. 产业区位选择与地域联系
a. 经济发展水平
b. 产业结构
c. 人口分布
d. 资源状况
e. 环境质量
1. 区域发展差异的表现
a. 自然条件
b. 历史因素
c. 政策因素
d. 市场因素
2. 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
a. 实施区域发展战略
b. 加强区域合作
c. 调整产业结构
d. 促进人口流动
e. 加大扶贫力度
3. 区域协调发展措施
a. 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
b. 中部地区崛起
c. 西部大开发
d.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4. 中国区域发展战略
A. 区域发展差异与协调
a.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a. 公平性原则
b. 持续性原则
c. 共同性原则
2.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a. 全球气候变暖
b. 臭氧层破坏
c. 酸雨
d. 水污染
e. 土壤污染
f. 生物多样性减少
g. 土地荒漠化
3. 主要环境问题
a. 控制污染物排放
b. 发展清洁能源
c. 保护生态环境
d. 提高资源利用率
e. 加强国际合作
4. 环境保护措施
a. 生态农业
b. 循环经济
c. 环境友好型产业
d. 可持续城市发展
5. 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B.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问题
a. 按性质:自然资源,社会资源
b. 按可再生性: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
1. 资源分类
a. 资源短缺
b. 过度开发
c. 环境污染
2. 资源利用问题
a. 合理开发利用
b. 提高资源利用率
c. 发展循环经济
d. 加强环境保护
e. 寻找替代资源
3. 资源保护措施
a. 能源结构
b. 水资源利用
c. 土地资源利用
d. 矿产资源利用
4. 中国资源利用与保护现状
a. 三峡工程
b. 南水北调
c. 西气东输
d. 退耕还林还草
5. 典型案例分析
C. 资源利用与保护
III. 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保护
《地理必修2全册思维导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