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俩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一、算理基础
-
1. 除法的意义:
- 平均分:将一个数分成若干份,求每一份是多少。
- 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包含多少个另一个数。
- 举例:用实物操作(如小棒、糖果)来演示除法的实际含义。
-
2. 除法竖式的构成:
- 被除数:需要被分的数(在除号里面)。
- 除数:平均分成多少份,或者包含多少个(在除号外面)。
- 商:每一份是多少,或者包含多少个(在除号上面)。
- 余数:分完后剩下的数(小于除数)。
- 竖式书写规范:强调数位对齐,除号的正确书写,商的定位。
-
3. 余数的意义:
- 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 余数的产生:被除数不能被除数整除时产生。
- 余数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例如:租船问题、分配问题。
二、计算方法
-
1. 口算:
- 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利用乘法口诀逆运算快速计算。
- 估算:根据被除数的近似数进行估算,提高计算效率。
- 技巧:拆分法(将被除数拆分成容易计算的数)。
- 例子:240 ÷ 6,3600 ÷ 9。
-
2. 竖式计算:
- 基本步骤:
- (1)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
- (2)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 (3)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 (4)如果某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
-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够除):
- 例:64 ÷ 2,369 ÷ 3
- 强调:商的位数与被除数最高位的位置关系。
- 易错点:商的正确位置。
-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够除):
- 例:28 ÷ 2,128 ÷ 4,315 ÷ 3
- 强调:看前两位进行除法计算。
- 易错点:十位不够商1的情况,用0占位。
-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 例:306 ÷ 3,420 ÷ 6,500 ÷ 5
- 原因:某一位不够商1,要用0占位。
- 易错点:漏写0,导致商的位数错误。
- 有余数的除法:
- 例:65 ÷ 2,370 ÷ 3,521 ÷ 5
- 验算方法:商 × 除数 + 余数 = 被除数
- 强调: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 基本步骤:
-
3. 验算:
- 无余数除法:商 × 除数 = 被除数
- 有余数除法:商 × 除数 + 余数 = 被除数
- 验算的重要性:检查计算的准确性,避免错误。
三、重难点突破
-
1. 商的位数判断:
- 当被除数的最高位大于或等于除数时,商的位数等于被除数的位数。
- 当被除数的最高位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比被除数的位数少一位。
- 练习:通过大量的练习,培养学生快速判断商的位数的能力。
-
2.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 原因分析:理解“0”的占位作用,强调在除法竖式中,每一位都要进行计算。
- 专项练习:针对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进行强化练习,提高学生的熟练度。
- 错例分析:分析学生常出现的错误,例如漏写0,书写格式不规范等,进行针对性指导。
-
3. 有余数除法与实际应用:
- 理解余数的实际意义,例如“至少需要多少”、“最多可以…”等。
- 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余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 练习:通过大量的练习,提高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易错点分析与纠正
-
1. 数位对齐问题:
- 强调竖式计算中数位对齐的重要性,使用方格纸或者直尺辅助书写。
-
2. 余数大于除数:
- 强化余数必须小于除数的概念,通过对比练习,让学生发现错误并及时纠正。
-
3. 漏写0:
- 强调每一位都要进行计算,不够商1要用0占位。
-
4. 验算习惯:
- 培养学生养成验算的习惯,通过验算检查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五、拓展与提升
-
1. 除法的简便运算:
- 例如:除数是5,可以转化为乘以2再除以10。
-
2. 除法的估算:
- 灵活运用估算,快速判断商的大致范围。
-
3. 多步骤计算的除法问题:
- 将除法与其他运算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
- 例如:先加后除,先减后除。
六、应用场景
-
1. 平均分配:
- 例如:将一些物品平均分给几个人。
-
2. 求单价:
- 例如:已知总价和数量,求单价。
-
3. 时间问题:
- 例如:一段路程需要多少时间走完。
-
4. 购物问题:
- 例如:用一定的钱最多能买多少东西。
七、总结
- 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内容,是后续学习除法的基础。
- 理解除法的意义,熟练掌握竖式计算,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 重视基础,勤加练习,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