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功能不全的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心功能不全 (Heart Failure, HF)
I. 定义与分类
- 定义: 心脏泵血功能或舒张功能障碍,导致心排血量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求,或在正常心排血量时出现肺循环或体循环压力升高。
- 分类:
- 按射血分数 (EF) 分类:
- 射血分数降低型心衰 (HFrEF): EF ≤ 40%
- 常见原因:冠心病、心肌梗死、扩张型心肌病等
- 治疗:药物治疗(ACEI/ARB/ARNI, β-受体阻滞剂, 利尿剂, MRA, SGLT2抑制剂)、器械治疗 (CRT, ICD)
- 射血分数中间值心衰 (HFmrEF): EF 41-49%
- 病理生理机制复杂,可能与HFrEF和HFpEF的混合机制有关
- 治疗:针对伴随疾病,参照HFrEF的药物治疗经验
-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 (HFpEF): EF ≥ 50%
- 常见原因: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老年、限制型心肌病、缩窄性心包炎等
- 病理生理机制:舒张功能障碍、肺动脉高压、心肌僵硬度增加
- 治疗:针对伴随疾病,改善生活方式,利尿剂控制容量负荷,SGLT2抑制剂可能有益
- 射血分数降低型心衰 (HFrEF): EF ≤ 40%
- 按NYHA心功能分级分类:
- I级:无症状,日常活动不受限
- II级:日常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症状
- III级:日常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偶有症状
- IV级:休息时亦有症状,不能进行任何日常活动
- 按病程分类:
- 急性心衰:快速发生的症状和体征
- 慢性心衰:长期存在的症状和体征
- 按左心室结构分类:
- 向心性肥厚
- 离心性肥厚
- 无重塑
- 按射血分数 (EF) 分类:
II. 病因
- 缺血性心脏病: 冠心病、心肌梗死
- 高血压: 未控制的高血压是常见原因
- 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
- 瓣膜性心脏病: 瓣膜狭窄、瓣膜关闭不全
- 先天性心脏病: 各种类型先天性心脏病
- 心律失常: 快速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
- 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自身免疫性心肌炎
- 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血色素沉着症
- 药物或毒物: 酒精、化疗药物、可卡因
- 其他: 肺动脉高压、感染、妊娠相关心肌病
III. 病理生理
- 心肌收缩力下降 (HFrEF):
- 心肌细胞丢失或损伤
- β-受体信号通路减弱
- 钙离子调节异常
- 心室舒张功能障碍 (HFpEF):
- 心肌僵硬度增加
- 左心室松弛功能障碍
- 心房功能障碍
- 神经内分泌激活:
- RAAS系统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 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儿茶酚胺分泌增加
- 利钠肽系统代偿:ANP, BNP
- 内皮功能障碍:内皮素增加,一氧化氮减少
- 心室重塑:
- 心室扩大和球形化
- 心肌肥厚和纤维化
- 心脏结构和功能逐渐恶化
IV. 临床表现
- 呼吸困难: 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 疲乏: 由于心排血量下降导致的组织灌注不足
- 体液潴留: 水肿、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腹水、肺部湿啰音
- 咳嗽: 干咳或咳白色泡沫痰
- 心悸: 心律失常
- 其他: 恶心、食欲不振、认知功能障碍
V. 诊断
- 病史和体格检查: 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
- 实验室检查:
- BNP/NT-proBNP: 心衰标志物,升高提示心衰可能
- 血常规: 排除贫血等
- 肝肾功能: 评估肝肾功能
- 电解质: 关注电解质紊乱
- 甲状腺功能: 排除甲状腺疾病
- 心电图 (ECG): 评估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室肥厚
- 胸部X线: 评估心脏大小、肺淤血、胸腔积液
- 超声心动图 (Echocardiography):
- 评估左室射血分数 (LVEF)
- 评估室壁运动
- 评估瓣膜功能
- 评估肺动脉压力
- 评估心室舒张功能
- 核素心肌显像: 评估心肌缺血、存活心肌
- 冠状动脉造影: 评估冠状动脉病变
- 心导管检查: 测量心腔压力、评估肺动脉压力
VI. 治疗
- 一般治疗:
- 限制钠盐摄入
- 限制液体摄入
- 戒烟戒酒
- 适当运动
- 控制体重
- 药物治疗:
- 利尿剂: 呋塞米、托拉塞米、氢氯噻嗪,减轻容量负荷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 / 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 (ARB) /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 (ARNI): 降低血管紧张素II水平,改善心室重塑 (HFrEF)
- β-受体阻滞剂: 比索洛尔、美托洛尔、卡维地洛,降低心率,改善心室重塑 (HFrEF)
-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MRA): 螺内酯、依普利酮,阻断醛固酮作用 (HFrEF)
-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SGLT2i): 达格列净、恩格列净,改善心衰预后 (HFrEF, HFpEF)
- 伊伐布雷定: 降低心率,适用于窦性心律且心率≥70次/分的患者 (HFrEF)
- 地高辛: 增强心肌收缩力,控制心室率 (HFrEF, 快速性心房颤动)
- 器械治疗: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CRT): 纠正心室不同步 (HFrEF)
-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ICD): 预防猝死 (HFrEF)
- 左心室辅助装置 (LVAD): 终末期心衰的桥梁或永久治疗
- 心脏移植: 终末期心衰的最终治疗手段
- 针对病因的治疗:
- 冠心病:血运重建
- 瓣膜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或修复
- 心律失常:射频消融、起搏器
- 急性心衰的治疗:
- 吸氧
- 静脉利尿剂
- 血管扩张剂 (硝酸甘油、硝普钠)
- 正性肌力药物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米力农)
- 机械通气
VII. 预后与并发症
- 预后: 心衰预后不良,5年生存率较低,与心功能分级、年龄、合并症等有关
- 并发症:
- 恶性心律失常、猝死
- 血栓栓塞 (卒中、肺栓塞)
- 肾功能不全
- 肝功能不全
- 恶病质
VIII. 护理
- 监测: 每日监测体重、血压、心率、呼吸
- 用药指导: 指导患者正确用药,了解药物副作用
- 饮食指导: 低盐低脂饮食,限制液体摄入
- 运动指导: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运动
- 心理支持: 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 健康教育: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IX. 预防
- 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
- 健康饮食、适量运动
- 戒烟限酒
- 早期诊断和治疗心脏疾病
- 定期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