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盐思维导图九年级

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
1. 定义:
无氧酸:HCl, HBr
含氧酸:H2SO4, HNO3, H3PO4, CH3COOH
按照组成元素:
强酸:HCl, H2SO4, HNO3
弱酸:CH3COOH, H2CO3 (不稳定,易分解)
按照酸性强弱(初中常见):
按照酸中氢离子的个数:
* 一元酸:HCl, HNO3, CH3COOH
* 多元酸:H2SO4, H3PO4
2. 分类:
酸 + 金属 → 盐 + 氢气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前面的金属)
例:Zn + H2SO4 → ZnSO4 + H2↑
与活泼金属反应:
酸 + 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例: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酸 + 碱 → 盐 + 水
例:HCl + NaOH → NaCl + H2O
与碱反应(中和反应):
酸 + 盐 → 新酸 + 新盐 (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气体、沉淀或水生成)
例:HCl + CaCO3 → CaCl2 + H2O + CO2↑
例: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与某些盐反应:
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3. 化学性质:
无色油状液体,有腐蚀性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稀释浓硫酸: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拌
用途:工业上重要的酸,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等
硫酸 (H2SO4):
无色液体,易挥发,有腐蚀性
浓硝酸见光易分解:4HNO3(光照) = 4NO2↑ + 2H2O + O2↑
具有强氧化性
用途:用于生产化肥,炸药等
硝酸 (HNO3):
盐酸 (HCl):
* 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 浓盐酸有挥发性,在空气中形成白雾(盐酸小液滴)
* 用途:金属除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人体胃液中含有少量盐酸帮助消化
4. 重要酸:
一、酸
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
1. 定义:
强碱:NaOH, KOH, Ba(OH)2
弱碱:NH3·H2O
按照碱性强弱(初中常见):
按照溶解性:
* 可溶性碱:NaOH, KOH, Ba(OH)2, NH3·H2O (氨水)
* 不溶性碱:Cu(OH)2, Fe(OH)3, Mg(OH)2
2. 分类:
碱 + 酸 → 盐 + 水
例:NaOH + HCl → NaCl + H2O
与酸反应(中和反应):
碱 + 盐 → 新碱 + 新盐 (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气体、沉淀或水生成)
例: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
例:CuSO4 + 2NaOH → Cu(OH)2↓ + Na2SO4
与某些盐反应:
碱 + 非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例:2NaOH + CO2 → Na2CO3 + H2O
例:Ca(OH)2 + CO2 → CaCO3↓ + H2O
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例: 2NaOH + SiO2 = Na2SiO3 + H2O
氢氧化钠能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 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3. 化学性质:
俗称熟石灰、消石灰
白色固体,微溶于水
水溶液称为石灰水
石灰水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
用途: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氢氧化钙 (Ca(OH)2):
氢氧化钠 (NaOH):
* 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
* 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 具有腐蚀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潮解)和二氧化碳而变质。
* 用途:用于制造肥皂,造纸,石油精炼,纺织工业等
4. 重要碱:
二、碱
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1. 定义:
氯化物:NaCl, KCl, FeCl3
硫酸盐:Na2SO4, CuSO4, K2SO4
硝酸盐:NaNO3, KNO3, AgNO3
碳酸盐:Na2CO3, K2CO3, CaCO3
按照盐的类型:
可溶性盐:绝大多数盐都溶于水 (除了AgCl, BaSO4等)
不溶性盐:AgCl, BaSO4, CaCO3 等
按照溶解性 (初中常见):
按照组成:
* 正盐:组成中只有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如 NaCl, K2SO4, (NH4)2SO4
* 酸式盐:组成中既有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又有氢离子,如 NaHCO3, KHSO4
* 碱式盐:组成中既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又有氢氧根离子,如 Cu2(OH)2CO3(铜绿)
2. 分类:
盐 + 酸 → 新盐 + 新酸 (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气体、沉淀或水生成)
例: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例: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与酸反应:
盐 + 碱 → 新盐 + 新碱 (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气体、沉淀或水生成)
例:CuSO4 + 2NaOH → Cu(OH)2↓ + Na2SO4
例:FeCl3 + 3NaOH → Fe(OH)3↓ + 3NaCl
与碱反应:
盐 + 盐 → 新盐 + 新盐 (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沉淀生成)
例:AgNO3 + NaCl → AgCl↓ + NaNO3
例:BaCl2 + Na2SO4 → BaSO4↓ + 2NaCl
与盐反应:
例: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碳酸盐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与金属反应:
* 盐 + 活泼金属 → 新盐 + 新金属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可以将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 例:Fe + CuSO4 → FeSO4 + Cu
3. 化学性质:
俗称纯碱、苏打
白色固体,易溶于水
水溶液呈碱性
用途: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制造玻璃,造纸,纺织等;洗涤剂
碳酸钠 (Na2CO3):
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
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用途:建筑材料,制造水泥,制取二氧化碳
碳酸钙 (CaCO3):
氯化钠 (NaCl):
* 俗称食盐
* 白色固体,易溶于水
* 用途: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生产氯气,氢氧化钠,纯碱等;调味品
4. 重要盐:
三、盐
处理工厂排放的酸碱性废水
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1. 中和反应的应用:
生成物中有气体、沉淀或水生成。
2.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盐酸盐不溶银, 硫酸盐不溶钡;
碳酸盐多不溶, 只有钾钠铵溶清。
钾钠铵盐溶水快, 硝酸盐也全溶解;
3. 盐的溶解性口诀: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纯碱、苏打:Na2CO3
食盐:NaCl
金刚石、石墨:C
干冰:CO2(固态)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4. 常见物质的俗名:
熟练运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判断物质的种类。
了解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掌握溶液的pH值与酸碱性的关系。
掌握酸碱盐的定义,分类,化学性质。
5. 注意事项:
四、酸碱盐的相互关系与应用
《酸碱盐思维导图九年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西游记整本书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