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思维导图》
一、数与代数
1.1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1.1 口算
-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
- 整百整十加减整百整十
-
估算
-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估算
- 估算结果接近准确值
- 应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1.2 笔算
-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 相同数位对齐
- 从个位加起
- 满十进一
-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 相同数位对齐
- 从个位减起
- 不够减,向前一位借一当十
- 加减法的验算
- 加法验算:交换加数的位置,或用和减去一个加数
- 减法验算:用差加减数,或用被减数减差
- 应用: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1.1.3 应用题
- 加法应用题
- 减法应用题
- 连加连减混合运算的应用题
1.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2.1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 笔算方法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注意进位和退位
-
估算
-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估算
- 估算结果接近准确值
- 应用: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
1.2.2 解决问题
- 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
- 选择合适的算法
- 验算答案是否合理
1.3 测量
1.3.1 长度单位
- 毫米(mm):1厘米=10毫米
- 分米(dm):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 千米(km):1千米=1000米
- 单位间的换算
- 大单位换小单位:乘进率
- 小单位换大单位:除以进率
- 实际应用: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1.3.2 质量单位
- 克(g):较轻物体
- 千克(kg):1千克=1000克
- 吨(t):较重物体,1吨=1000千克
- 单位间的换算
- 大单位换小单位:乘进率
- 小单位换大单位:除以进率
- 实际应用: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测量物体的重量
1.4 倍的认识
1.4.1 倍的意义
-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
1.4.2 解决问题
-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 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
- 包含倍数关系的两步应用题
二、空间与图形
2.1 四边形
2.1.1 认识四边形
- 定义:有四条直的边和四个角组成的封闭图形
- 特征:四条边,四个角
- 分类: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初步认识)
2.1.2 长方形和正方形
- 长方形
- 特征: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 周长计算:(长+宽)×2
- 正方形
- 特征: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 周长计算:边长×4
- 周长的概念: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2.1.3 平行四边形
- 特征: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
- 不稳定性:容易变形
三、统计与概率
3.1 可能性
3.1.1 可能性的大小
- 一定
- 可能
- 不可能
- 可能性有大有小
3.1.2 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 根据已知条件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 设计简单的游戏,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四、计算工具的认识
4.1 计算器的认识
- 认识计算器的按键功能(开关,数字键,运算符号键,清除键等)
- 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
- 了解计算器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时、分、秒
5.1 时间的认识
5.1.1 秒的认识
- 秒的单位
- 1分=60秒
- 体验1秒的时间长短
5.1.2 时间的计算
- 简单的时间加减计算
- 解决实际问题
六、乘法
6.1 口算乘法
6.1.1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因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
估算
-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估算
- 估算结果接近准确值
6.2 笔算乘法
6.2.1 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
- 相同数位对齐
- 从个位乘起
- 哪一位上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 0乘任何数都得0
-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6.2.2 应用题
- 一步乘法应用题
- 两步乘法应用题
-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七、混合运算
7.1 混合运算的顺序
7.1.1 含有加减和乘法的混合运算
- 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 含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7.1.2 应用题
- 利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 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
八、复习与提高
8.1 知识梳理
- 系统回顾本学期所学知识
- 查漏补缺,巩固基础
8.2 综合应用
-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综合性问题
- 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