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八章思维导图

定义:地球上生物种类极其丰富。
已知的生物种类数量庞大,但远非全部。
新物种不断被发现。
物种分布不均匀,集中在热带地区。
现状:
观察:直接观察生物形态、结构和行为。
分类:将生物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文献查阅:查阅相关书籍、期刊和网络资源。
标本采集:采集生物标本进行研究。
研究方法:
物种数量:一个地区或生态系统中物种的数量。
物种丰富度:一个地区或生态系统中物种的丰富程度。
衡量标准:
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
提供重要的生物资源。
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意义:
二级分支:1.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定义:同种生物个体间基因组成的差异。
基因突变:基因发生的改变。
基因重组:生物在繁殖过程中基因的重新组合。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发生的数量或结构上的改变。
原因:
同种生物个体间存在差异,如毛发的颜色、高度等。
不同品种的动植物,如不同品种的狗、稻米等。
表现:
物种适应环境变化的基础。
育种的重要基础。
提高生物的抗病能力。
意义:
二级分支:2. 基因(遗传)的多样性
定义: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种类及其丰富程度。
森林生态系统:乔木为主,生物种类丰富。
草原生态系统:草本植物为主,适应干旱环境。
湿地生态系统:水陆过渡地带,生物多样性高。
海洋生态系统:包括浅海、深海、珊瑚礁等,生物种类繁多。
淡水生态系统:河流、湖泊等,生物种类多样。
农田生态系统: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受人类影响大。
种类:
不同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生物群落和环境条件。
生态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特点:
维持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调节气候,保持水土。
净化环境,提供资源。
功能:
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
重要性:
二级分支:3.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一级分支:一、生物的多样性
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
提供生态服务,如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等。
生态价值:
提供食物、药物、工业原料等资源。
发展旅游业。
经济价值:
研究生物的进化和适应。
开发新的生物技术和药物。
科学价值:
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以维护人类的文化多样性。
提供审美和精神享受。
文化价值:
人类有责任保护地球上的生命。
为后代留下丰富的生物资源。
伦理价值:
二级分支:1.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森林砍伐:破坏森林生态系统,导致生物失去家园。
土地开垦:将湿地、草原等改为农田或城市,破坏生态系统。
过度放牧:破坏草原植被,导致土地荒漠化。
过度捕捞:导致海洋生物资源枯竭,破坏海洋生态系统。
栖息地破坏和丧失:
工业污染:排放污染物,危害生物的健康。
农业污染:使用农药、化肥,污染土壤和水体。
生活污染:产生垃圾,污染环境。
环境污染:
外来物种进入新的环境,缺乏天敌,大量繁殖,威胁本地物种的生存。
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
外来物种入侵:
过度捕猎野生动物,导致某些物种濒临灭绝。
过度采摘野生植物,破坏植被。
过度开发利用: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改变生物的栖息地。
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洪涝等,对生物造成威胁。
气候变化:
二级分支:2. 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及其栖息地。
建立国家公园:保护具有重要生态、科学、文化价值的自然区域。
恢复生态系统: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如植树造林、治理污染等。
就地保护:
建立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等,将濒危物种迁入人工环境进行保护和繁殖。
建立基因库,保存生物的遗传资源。
迁地保护:
制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律法规,禁止非法捕猎、采伐和破坏环境的行为。
加强执法力度,严惩破坏生物多样性的行为。
法律法规:
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让人们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
宣传教育: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参与国际环保组织,支持国际环保项目。
国际合作:
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避免过度开发。
发展生态旅游,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可持续利用:
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技术方法,如基因工程、生态修复等。
利用遥感技术监测生态环境变化,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技术支持:
二级分支:3.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一级分支: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措施
概念:外来物种通过自然或人为途径进入新的环境,并在当地建立种群,对当地的生态系统、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现象。
迅速扩散:缺乏天敌,繁殖速度快,容易迅速扩散。
适应性强:能够适应新的环境,生存能力强。
破坏性大:对本地物种造成威胁,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
特点:
二级分支:1.生物入侵的概念和特点
人为引进:有意或无意地将外来物种引入新的环境,如作为观赏植物、宠物、食用动物等。
自然扩散:通过风、水、动物等自然因素将外来物种传播到新的环境。
交通运输:通过飞机、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将外来物种携带到新的环境。
途径:
威胁本地物种的生存:与本地物种竞争资源,捕食本地物种,导致本地物种数量减少甚至灭绝。
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改变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产力。
影响农业生产:危害农作物,传播病虫害,造成经济损失。
危害人类健康:传播疾病,引起过敏反应。
危害:
二级分支:2.生物入侵的途径和危害
加强检疫:严格检查进出口的货物和动植物,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提高公众意识:宣传生物入侵的危害,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
禁止随意引进外来物种:避免将外来物种引入新的环境。
预防:
物理控制:人工清除、捕杀外来物种。
化学控制:使用农药、除草剂等化学物质控制外来物种。
生物控制:引入外来物种的天敌控制其数量。
生态控制:改变生态环境,使外来物种难以生存。
综合防治:采取多种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控制外来物种。
控制:
二级分支:3.预防和控制生物入侵
一级分支:三、生物入侵与保护
中心主题: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总结: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八章思维导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物理八上第二章质量和密度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