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一单元思维导图

《数学一单元思维导图》

一、数的认识

1.1 自然数

  • 概念:
    • 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如0、1、2、3...
    •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 性质:
    • 整体性:只能是整数,不能是分数或小数。
    • 有序性:可以按大小顺序排列。
    • 无限性:可以无限增大。
  • 计数单位:
    • 个、十、百、千、万... 亿、十亿、百亿、千亿...

1.2 整数

  • 概念:
    • 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 ...-3, -2, -1, 0, 1, 2, 3...
  • 性质:
    • 无限性:正方向和负方向都无限延伸。
    • 有序性:可以按大小顺序排列。
  • 数轴:
    • 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 作用:可以直观地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 表示方法:每一个整数对应数轴上的一个点。

1.3 分数

  • 概念:
    • 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 形式: a/b (b≠0),a为分子,b为分母。
  • 种类:
    • 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
    • 假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
    • 带分数:由整数和真分数组成的分数。
  • 性质:
    •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 约分与通分:
    • 约分:将一个分数化简成最简分数的过程。
    • 通分:将几个分母不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的过程。
  •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 a/b = a ÷ b (b≠0)

1.4 小数

  • 概念:
    • 是特殊形式的分数。
    • 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成。
  • 种类:
    •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
    •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
      • 无限循环小数:小数部分从某一位开始循环出现。
      • 无限不循环小数:小数部分没有规律,不循环。
  • 性质:
    •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计数单位:
    • 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 小数与分数互化:
    • 小数化分数:看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添几个0做分母,小数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 分数化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可以保留几位小数。

1.5 百分数

  • 概念:
    •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 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 写法:在数后面添上“%”。
  • 应用:
    • 表示增长率、合格率、成活率等。
  • 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
    • 百分数化小数:去掉百分号,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 小数化百分数: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号。
    • 百分数化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再约分成最简分数。
    • 分数化百分数: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或先把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

二、数的运算

2.1 加法

  • 意义:
    •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 运算定律:
    • 加法交换律: a + b = b + a
    • 加法结合律: (a + b) + c = a + (b + c)

2.2 减法

  • 意义:
    •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 运算性质:
    • a - b - c = a - (b + c)

2.3 乘法

  • 意义:
    •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 运算定律:
    •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 乘法结合律: (a × b) × c = a × (b × c)
    • 乘法分配律: (a + b) × c = a × c + b × c

2.4 除法

  • 意义:
    •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 运算性质:
    • a ÷ b ÷ c = a ÷ (b × c)
    • (a + b) ÷ c = a ÷ c + b ÷ c

2.5 混合运算

  • 运算顺序:
    • 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 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 简便运算:
    • 灵活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三、数的应用

3.1 解决问题

  • 分析题意:
    • 理解题意,弄清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 选择方法:
    • 根据题意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
  • 列式计算:
    • 根据分析列出算式,进行计算。
  • 检验反思:
    • 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反思解题过程。

3.2 估算

  • 意义:
    • 对计算结果进行大致的估计。
  • 方法:
    • 将算式中的数进行四舍五入,简化计算。
  • 应用:
    • 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3.3 比和比例

  • 比的意义:
    • 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 前项 : 后项 = 比值
  • 比例的意义:
    •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 a : b = c : d
  • 比例的基本性质:
    • 内项积等于外项积,即 ad = bc
  • 比例的应用:
    • 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的比值一定。
    • 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的积一定。
  • 解决比例问题:
    • 根据题意判断是正比例还是反比例。
    • 设未知数,列出比例式。
    • 解比例式。
    • 检验作答。

四、易错点

  • 零的意义: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自然数,是整数。
  • 分数与除法的区别:分数是一种数,除法是一种运算。
  • 百分数可以大于100%。
  • 运算顺序:注意区分有括号和无括号的运算顺序。
  • 比例问题中,注意判断是正比例还是反比例。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数学七下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