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思维导图

《出师表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兴复汉室

一、背景分析

  • 1.1 时局动荡:
    • 1.1.1 先帝创业未半,中道崩殂
    • 1.1.2 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 1.1.3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1.2 先帝遗愿:
    • 1.2.1 托孤重任
    • 1.2.2 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 1.2.3 深知臣小心,故临终托以后事
  • 1.3 自我认知:
    • 1.3.1 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1.3.2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 1.3.3 感激知遇之恩,矢志报效

二、劝谏内容

  • 2.1 广开言路:
    • 2.1.1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 2.1.2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 2.1.3 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 2.1.4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 2.2 亲贤远佞:
    • 2.2.1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 2.2.2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 2.2.3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2.2.4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 2.2.5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 2.3 赏罚分明:
    • 2.3.1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 2.3.2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 2.4 追忆先帝:
    • 2.4.1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 2.4.2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2.4.3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三、临行嘱托

  • 3.1 自身职责:
    • 3.1.1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 3.1.2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 3.1.3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3.2 陛下职责:
    • 3.2.1 益自珍爱
    • 3.2.2 深追先帝遗诏
    • 3.2.3 察纳雅言
  • 3.3 出师目的:
    • 3.3.1 北定中原
    • 3.3.2 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 3.3.3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四、情感表达

  • 4.1 忠君爱国:
    • 4.1.1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 4.1.2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4.1.3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 4.2 感恩戴德:
    • 4.2.1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4.2.2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 4.3 忧国忧民:
    • 4.3.1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
    • 4.3.2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五、结构分析

  • 5.1 开篇:
    • 5.1.1 阐述时局的危急,奠定全文基调
    • 5.1.2 回顾先帝的恩情,表达报国之志
  • 5.2 主体:
    • 5.2.1 劝谏后主广开言路,亲贤远佞
    • 5.2.2 详述先帝的英明,强调亲贤的重要性
  • 5.3 结尾:
    • 5.3.1 表明自己忠贞不二的决心
    • 5.3.2 再次强调兴复汉室的使命
    • 5.3.3 表达对后主未来的期盼

六、艺术特色

  • 6.1 语言精炼:
    • 6.1.1 用词准确,简明扼要
    • 6.1.2 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
  • 6.2 情感真挚:
    • 6.2.1 饱含忠君爱国之情
    • 6.2.2 字字句句发自肺腑
  • 6.3 论证严密:
    • 6.3.1 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 6.3.2 引用史实,增强说服力
  • 6.4 善用对比:
    • 6.4.1 先汉兴隆与后汉倾颓的对比
    • 6.4.2 贤臣与小人的对比
  • 6.5 抒情与议论结合:
    • 6.5.1 既有对先帝的怀念和感激,又有对时局的分析和建议
    • 6.5.2 使文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七、历史意义

  • 7.1 展现诸葛亮忠贞不二的品格
  • 7.2 体现了古代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
  • 7.3 成为后世效忠国家的典范
  • 7.4 对统治者具有警示意义:任人唯贤,广纳谏言
  • 7.5 是中国古代散文的经典之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八、现代启示

  • 8.1 忠诚敬业: 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要忠于职守,尽心尽力。
  • 8.2 知人善用: 要善于发现人才,任人唯贤,发挥他们的才能。
  • 8.3 广纳谏言: 虚心听取不同的意见,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 8.4 居安思危: 即使在太平盛世,也要保持警惕,防微杜渐。
  • 8.5 团结协作: 团队成员之间要互相配合,共同完成目标。

九、关键句解读

  • 9.1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强调公平公正,赏罚分明的重要性。
  • 9.2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指明了用人的关键,是国家兴衰的根本原因。
  • 9.3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表达了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感激,也为自己鞠躬尽瘁埋下伏笔。
  • 9.4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突出了先帝知人善任,不拘一格降人才。
  • 9.5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一生奉献的真实写照,是他忠贞不渝的最好诠释。

十、人物分析

  • 10.1 诸葛亮:
    • 10.1.1 忠诚:对先帝和蜀汉政权忠心耿耿。
    • 10.1.2 智慧:深谋远虑,善于分析时局。
    • 10.1.3 谨慎:小心谨慎,夙夜忧叹。
    • 10.1.4 鞠躬尽瘁:为了蜀汉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
  • 10.2 刘禅:
    • 10.2.1 年幼:缺乏经验,需要辅佐。
    • 10.2.2 信任:对诸葛亮十分信任,给予重任。
    • 10.2.3 依赖:容易依赖他人,缺乏主见。
  • 10.3 先帝刘备:
    • 10.3.1 知人善任:能发现诸葛亮的才能。
    • 10.3.2 仁义:以仁义服人,深得民心。
    • 10.3.3 远见: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数学七上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