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除法的思维导图

《三年级除法的思维导图》

一、除法概念与意义

1.1 除法的本质

  • 平均分:将一个整体分成若干相等的部分。
  • 包含除:确定一个整体包含多少个指定的份数。

1.2 除法的组成部分

  • 被除数:需要被分的总数。
  • 除数:将总数分成几份,或每份的大小。
  • :平均分的结果,每份的数量;包含除的结果,包含的份数。
  • 余数:除不尽时剩下的部分(只有在有余数的除法中存在)。

1.3 除法算式

  • 书写形式:被除数 ÷ 除数 = 商…余数 (如果存在余数)
  • 各部分名称:明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在算式中的位置。
  • 读法:强调从左到右的顺序,例如“12 除以 3 等于 4”。

1.4 除法与乘法的关系

  • 互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乘法是除法的验算工具。
  • 验算方法
    • 无余数除法:商 × 除数 = 被除数
    • 有余数除法:商 × 除数 + 余数 = 被除数

二、口算除法

2.1 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

  • 基本方法
    • 将整十、整百数看作几个十、几个百。
    • 用几十、几百除以一位数,得到几个十、几个百,即为商。
  • 速算技巧
    • 先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字除以除数。
    • 在商的末尾添上被除数末尾的0 (有几个添几个)。
  • 注意事项:被除数末尾有0,商末尾不一定有0。

2.2 一位数除两位数

  • 拆分思想:将两位数拆分成十位和个位,分别除以一位数。
  • 估算意识:先估算商的大致范围,减少计算错误。
  • 例题分析:通过具体例题演示口算过程,加深理解。

三、笔算除法

3.1 基本步骤

  • 列竖式:规范书写竖式格式,注意各数字的对齐。
  • 试商:确定商的位置,通常从被除数的最高位开始试商。
  • 计算:用商乘以除数,所得积写在被除数对应位置的下方。
  • 相减:将被除数与商乘以除数的积相减,得到余数。
  • 下移:将下一位数字移下来,与余数合并。
  • 重复计算:重复以上步骤,直到被除数的每一位都参与计算。

3.2 商的确定

  • 商的位置:确定商应该写在被除数的哪一位上面。
  • 商的大小:通过估算或试商,确定商的大小。
  • 试商方法
    • 利用乘法口诀进行试商。
    • 将除数扩大或缩小到接近的整十数进行估算。

3.3 有余数的除法

  • 余数的特点: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 验算方法:商 × 除数 + 余数 = 被除数

3.4 0的除法

  •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 0不能作除数

四、除法的应用

4.1 解决实际问题

  • 平均分问题:将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若干个人或组,求每人或每组分得多少。
  • 包含问题:求一个总数里面包含多少个指定数量的份数。
  • 连除问题:需要进行两次或多次除法运算才能解决的问题。
  • 估算问题:不需要精确计算,只需估算出大致结果的问题。

4.2 解决问题的方法

  • 读题分析: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 确定算法:根据题意,判断使用哪种除法(平均分或包含除)。
  • 列式计算:正确列出算式,并进行计算。
  • 检验结果:检查计算结果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题意。
  • 书写答案:完整书写答案,包括单位名称。

4.3 常见题型

  • 分东西问题:将糖果、饼干等物品平均分给小朋友。
  • 装东西问题:将物品装入纸箱、袋子等,求需要多少个纸箱或袋子。
  • 租车问题:根据人数和车辆载客量,求需要租多少辆车。
  • 购买问题:根据总金额和单价,求可以购买多少件商品。

五、易错点与注意事项

5.1 笔算除法易错点

  • 商的位置错误:商没有对齐相应的位数。
  • 余数大于除数:说明商小了,需要重新试商。
  • 漏写0:在计算过程中,中间位商0的情况容易漏写。
  • 下移数字时出错:将错位的数字移下来,导致计算错误。

5.2 应用题易错点

  • 题意理解错误:对题目的理解不透彻,导致算法选择错误。
  • 单位名称遗漏:忘记在答案中写上单位名称。
  • 计算错误: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导致答案错误。

5.3 注意事项

  • 认真审题: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 规范书写:书写工整,格式规范。
  • 仔细检查:计算完成后,认真检查,确保答案正确。
  • 多加练习:通过大量的练习,提高计算能力和解题技巧。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七下科学第二章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