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时分秒思维导图》
一、 时间的认识
1.1 时
- 定义: 表示时间长短的单位,通常用“时”或“小时”表示。
- 换算: 1 时 = 60 分
- 钟面认识:
- 时针: 短而粗,指向几就是几时。
- 绕圈规律: 一天绕钟面 2 圈,共 24 小时。
- 特殊情况:
- 半点:时针指在两个数字之间,且分针指向 6。
- 整点:时针指向数字,分针指向 12。
- 读写方法:
- 电子表: 直接读数字,如 15:30 读作十五时三十分。
- 钟面: 先看时针,再看分针。
1.2 分
- 定义: 比小时小的时间单位,通常用“分”表示。
- 换算: 1 分 = 60 秒
- 钟面认识:
- 分针: 长而细,指向的刻度对应相应的分钟数。
- 绕圈规律: 一小时绕钟面 1 圈,对应 60 分钟。
- 刻度: 钟面上有 60 个小格,每个小格代表 1 分钟。
- 读写方法:
- 电子表: 位于冒号后面的数字表示分钟。
- 钟面: 数数分针指向的刻度数,乘以每格代表的分钟数。
- 常用说法:
- 一刻钟:15 分钟
- 半小时:30 分钟
1.3 秒
- 定义: 比分钟小的时间单位,通常用“秒”表示。
- 换算: 1 分 = 60 秒
- 钟面认识:
- 秒针: 最细最长,移动速度最快。
- 绕圈规律: 一分钟绕钟面 1 圈,对应 60 秒。
- 常见活动时长:
- 眨一下眼睛:约 1 秒
- 深呼吸一次:约 4 秒
- 写一个字:约 3 秒
1.4 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
- 总结: 时、分、秒是常用的时间单位,它们之间是倍数关系。
- 大小关系: 时 > 分 > 秒
- 换算公式:
- 1 时 = 60 分
- 1 分 = 60 秒
- 逆向换算:
- 60 分 = 1 时
- 60 秒 = 1 分
二、 时间的计算
2.1 经过时间的计算
- 定义: 指从开始时间到结束时间所经过的时间长度。
- 方法:
- 数格子法: 在钟面上数出时针和分针走过的格数,进行计算。
- 计算法:
- 相同单位: 直接相减。例如:10 分 - 5 分 = 5 分
- 不同单位: 先统一单位,再相减。例如:1 时 10 分 - 30 分 = 70 分 - 30 分 = 40 分
- 注意事项:
- 注意进位和退位。
- 仔细观察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 公式: 结束时间 - 开始时间 = 经过时间
2.2 时间的加减法
- 原则: 相同单位相加减,满 60 分钟或 60 秒要进位或退位。
-
格式:
-
竖式:
时 分
-
时 分
时 分
-
-
横式: 注意单位的统一。
-
- 进位: 当分钟相加超过 60 分钟时,要向小时进 1。
- 退位: 当分钟不够减时,要从小时借 1 当 60 分钟。
- 例题:
- 2 时 30 分 + 1 时 45 分 = 3 时 75 分 = 4 时 15 分
- 3 时 10 分 - 1 时 20 分 = 2 时 70 分 - 1 时 20 分 = 1 时 50 分
2.3 解决实际问题
- 审题: 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 分析: 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
- 解答: 列式计算,注意单位的统一。
- 检验: 检查计算结果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题意。
- 常见类型:
- 计算从开始到结束所用的时间。
- 计算某个活动需要在什么时间开始。
- 比较两个活动所用时间的长短。
- 举例: 小明早上 7:30 出门,8:10 到达学校,路上用了多少时间? 8:10 - 7:30 = 40 分钟
三、 时间的估算
3.1 估算的概念
- 定义: 在不需要精确计算的情况下,对时间进行大致的估计。
- 目的: 快速判断时间长短,辅助解决实际问题。
3.2 估算的方法
- 结合生活经验: 根据对常见活动所需时间的了解进行估算。
- 参考已知时间: 以已知的时间为基准,进行比较和推算。
- 取整法: 将时间近似地取整,方便计算。例如,32 分钟可以估算为 30 分钟。
3.3 估算的应用
- 判断是否迟到: 估算到达目的地所需的时间,判断是否会迟到。
- 安排时间计划: 估算完成各项任务所需的时间,合理安排时间计划。
- 验证计算结果: 估算结果可以用来验证精确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四、 重要的时间节点
4.1 一天的时间安排
- 早上: 起床,上学,早读等。
- 中午: 午餐,午休等。
- 下午: 上课,课外活动等。
- 晚上: 晚餐,写作业,睡觉等。
- 合理安排: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4.2 特殊的时间
- 节假日: 如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
- 生日: 记住自己的生日,以及家人的生日。
- 重要的纪念日: 了解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纪念日。
- 时间观念: 培养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良好习惯。
五、 易错点总结
- 单位混淆: 区分时、分、秒,注意单位的换算。
- 进位退位错误: 时间的加减法中,注意满 60 进 1,不够减退 1 当 60。
- 审题不清: 没有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导致解题错误。
- 计算粗心: 计算时马虎大意,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 忘记写单位: 计算结果没有写单位,导致表达不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