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数学思维导图
《三年级上数学思维导图》
一、数与计算
1.1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1.1 口算
-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加,不退位减,进位加,退位减
- 整百整十数加减整百整十数
1.1.2 笔算
-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加法满十进一,减法不够退一当十
-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连续进位加,连续退位减;验算方法: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减数+差=被减数
1.1.3 估算
- 将两位数、三位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整百数进行估算
- 估算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1.1.4 应用题
- 加法应用题:求总数,求比一个数多多少的数
- 减法应用题:求剩余,求比一个数少多少的数,求两数相差多少
- 加减混合应用题:分析数量关系,列综合算式
1.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2.1 笔算
-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和可能超过1000
- 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情况
1.2.2 验算
- 加法验算:交换加数的位置;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
- 减法验算:用差加减数;用被减数减差
1.2.3 应用题
- 含中间问题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 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1.3 乘法
1.3.1 口算乘法
-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转化为表内乘法
- 估算:将多位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整百数
1.3.2 笔算乘法
- 一位数乘多位数:从个位乘起,依次乘到最高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 0乘任何数都得0
- 中间有0的乘法:注意进位问题
- 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不看0,计算完后再添上
1.3.3 应用题
1.4 除法
1.4.1 口算除法
- 利用乘法口诀求商
- 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简单):转化为表内除法
1.4.2 笔算除法
- 一位数除两位数:从高位除起,每次除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 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1.4.3 应用题
二、空间与图形
2.1 测量
2.1.1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 1厘米=10毫米
- 1分米=10厘米
- 1米=10分米
2.1.2 千米的认识
- 1千米=1000米
- 千米的应用:测量较长距离,表示路程
2.1.3 吨的认识
2.1.4 测量单位的换算
- 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乘进率
- 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2.1.5 周长的认识
- 周长的概念: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或 长×2 + 宽×2
-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2.2 四边形
2.2.1 四边形的认识
- 特征:有四条直的边和四个角
- 长方形的特征: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 正方形的特征: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 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2.2.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 长方形的周长 = (长+宽)× 2
- 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 × 4
三、统计与概率
3.1 可能性
3.1.1 可能性的大小
- 可能发生的事情
- 一定发生的事情
- 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 可能性有大小: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数量有关,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
四、数学广角
4.1 集合
4.1.1 集合的概念
4.1.2 重叠问题
五、时间单位
5.1 秒的认识
5.1.1 秒的认识
- 钟面上有时针、分针、秒针
- 1分=60秒
- 秒的应用:表示很短的时间
5.1.2 时间的计算
六、解决问题
6.1 策略多样化
- 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 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 检验答案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