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数学代数式思维导图

《七年级上册数学代数式思维导图》

一、 代数式的概念

1.1 定义

  • 用基本的运算符号(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 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1.2 关键点

  • 必须是“式子”,包含运算符号连接的数或字母。
  • 单个数字或字母也是代数式(特殊情况)。
  • 包含:常量,变量,运算符号

1.3 易错点

  • 代数式中不能含有“=”、“>”、“<”、“≤”、“≥”等符号。含有这些符号的是等式或不等式。
  • 分母中含有字母的式子,通常不讨论其取值范围,除非题目特别说明。

二、 代数式的书写规范

2.1 乘号的省略

  • 数字与字母相乘,数字在前,字母在后,乘号省略不写。如:a×3 应写作 3a。
  • 字母与字母相乘,乘号省略不写,相同字母的乘积要写成幂的形式。如:a×a 应写作 a²。
  • 1与字母相乘,1可省略不写。如:1×a 应写作 a。
  • 数字与带括号的代数式相乘,数字在前,乘号省略不写。如:3×(a+b) 应写作 3(a+b)。

2.2 除号的表示

  • 除法运算一般用分数线表示。如:a÷b 应写作 a/b。

2.3 带分数化为假分数

  • 代数式中,带分数要化为假分数。如:2又1/3 a 应该写成7/3 a。

2.4 注意单位

  • 带有单位时,若代数式是和或差的形式,务必用括号括起来,再在括号后面注明单位。

三、 代数式的值

3.1 定义

  • 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中的运算关系计算得出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3.2 求代数式的值的步骤

  1. 代入: 将字母所代表的数值代入代数式中。注意:
    • 如果字母的值是负数,代入时应将负数用括号括起来。
    • 如果代入的值是分数,也要用括号括起来。
    • 注意对应关系,哪个字母对应哪个数值。
  2. 计算: 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注意有理数的运算。

3.3 整体代入法

  • 有些代数式,无法直接求出每个字母的值,但可以求出包含这些字母的某个整体的值。这时,可以利用整体代入法求解。

四、 单项式

4.1 定义

  • 由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4.2 系数

  •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 系数包括前面的符号。
  • 如果一个单项式只含有字母因数,系数是1或-1。

4.3 次数

  • 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 注意常数项的次数为0。

4.4 注意点

  • 分母中含有字母的式子不是单项式。

五、 多项式

5.1 定义

  •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5.2 项

  • 多项式中的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 包含符号,符号是项的属性。
  • 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5.3 次数

  • 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多项式的次数。

5.4 项数

  • 多项式中单项式的个数叫做多项式的项数。

六、 整式

6.1 定义

  •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6.2 关系

  • 整式包含单项式和多项式。

七、 同类项

7.1 定义

  • 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 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

7.2 判断标准

  1. 字母相同: 必须所含字母相同。
  2. 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 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必须相同。
  3. 与系数无关: 同类项与系数的大小无关。
  4. 与字母的排列顺序无关: 同类项与字母的排列顺序无关。

八、 合并同类项

8.1 定义

  • 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8.2 法则

  • 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8.3 步骤

  1. 找: 准确找出多项式中的同类项。
  2. 移: 利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将同类项集中到一起。 注意移动时要连同项的符号一起移动。
  3. 并: 利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合并同类项。

8.4 注意事项

  • 只有同类项才能合并。
  • 不是同类项的项,不能合并。
  • 合并同类项后,不要丢掉原来有的项。

九、 去括号

9.1 法则

  • 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不改变符号。
  • 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9.2 注意事项

  • 去括号时,要注意括号前面的符号。
  • 括号前是“—”号时,去掉括号后,括号里的每一项都要变号。
  • 如果括号前有系数,先将系数乘到括号里每一项,再去括号。

十、 整式的加减

10.1 本质

  • 整式的加减的本质是合并同类项。

10.2 步骤

  1. 去括号: 按照去括号法则,去掉括号。
  2. 合并同类项: 找出同类项,合并同类项。

10.3 注意事项

  • 注意运算顺序,先去括号,后合并同类项。
  • 注意符号问题,特别是括号前面是“—”号的情况。
  • 最后结果要化简,即合并同类项后,不能再有同类项。

十一、 应用

11.1 列代数式

  • 用代数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11.2 解决实际问题

  • 利用代数式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十二、 总结

  • 代数式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掌握代数式的概念、书写规范、求值方法以及整式的加减运算,对于后续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 要多加练习,熟练掌握,才能灵活运用代数式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百度网盘又 漂亮又复杂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