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思维导图》
一、数与运算
1. 20以内数的认识
1.1. 数的组成
-
1-10的认识:
- 数数:能正确数出物体个数,理解数的意义。
- 认读写:能正确认读、书写数字。
- 顺序:了解数字的顺序,知道前后关系。
- 大小比较:能比较1-10的大小,用大于号、小于号表示。
- 数的分解与组成:例如,5可以分解为1+4, 2+3等。
-
11-20的认识:
- 计数单位“十”:理解10个一是1个十。
- 数的组成:例如,13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
- 认读写:能正确认读、书写11-20的数字。
- 顺序:了解11-20的顺序。
- 大小比较:能比较11-20的大小。
1.2. 数的顺序与大小比较
-
数的大小:
- 多/少:通过实物或图形直观比较多少。
- 大于/小于/等于:理解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的含义。
- 数的排列:能将数字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
数的顺序:
- 相邻数:能找到一个数的相邻数(前一个数和后一个数)。
- 单数/双数:初步感知单数和双数。
- 数轴:初步认识数轴,理解数在数轴上的位置。
2. 20以内数的加减法
2.1. 10以内加减法
-
加法的意义:
- 合并:将两个或多个部分合并在一起。
- 增加: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数量。
- 符号:理解加号(+)的含义。
- 计算:能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法。
-
减法的意义:
- 去掉:从整体中去掉一部分。
- 减少:在原有基础上减少数量。
- 符号:理解减号(-)的含义。
- 计算:能熟练计算10以内的减法。
-
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 互逆:知道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
- 应用:能用加法解决减法问题,反之亦然。
-
0的认识和加减法:
- 0的含义:表示没有。
- 加法:任何数加0都等于它本身。
- 减法:任何数减0都等于它本身,任何数减它本身等于0。
2.2. 20以内进位加法
-
凑十法:
- 分解:将加数分解成合适的两个数。
- 凑十:将其中一个数凑成10。
- 计算:再用10加上剩余的数。
- 例:9+5 = 9+1+4 = 10+4 = 14
-
破十法 (用于20以内退位减法准备):
- 铺垫:理解10的组成和分解。
2.3. 20以内退位减法
-
破十法:
- 分解:将被减数分解成10和另一个数。
- 减十:先用10减去减数。
- 相加:再用所得的差加上剩余的数。
- 例:13-8 = 10-8+3 = 2+3 = 5
-
想加算减:
- 运用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 例:13-8=?,想8+?=13, 8+5=13,所以13-8=5
3. 应用题
3.1. 看图列式
-
理解图意:
- 明确题目条件和问题。
- 找出数量关系。
-
选择算法:
- 加法:当问题是求总数或增加时。
- 减法:当问题是求剩余或减少时。
-
列式计算:
- 正确书写算式。
- 准确计算结果。
- 书写单位名称(简单应用题)。
3.2. 简单文字应用题
-
理解题意:
- 读懂题目,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 画图辅助理解题意。
-
分析数量关系:
- 确定用加法还是减法。
- 明确数量之间的关系。
-
列式计算:
- 正确列式。
- 准确计算。
- 写出答案(包括单位名称)。
二、图形与几何
1. 认识图形
1.1. 平面图形
-
长方形:
- 特征:有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 辨认:能在日常生活中辨认长方形。
-
正方形:
- 特征:有四条边,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 辨认:能在日常生活中辨认正方形。
-
三角形:
- 特征:有三条边,三个角。
- 辨认:能在日常生活中辨认三角形。
-
圆形:
- 特征:是封闭的曲线图形,没有角和边。
- 辨认:能在日常生活中辨认圆形。
1.2. 立体图形
-
长方体:
- 特征:有六个面,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 辨认:能在日常生活中辨认长方体。
-
正方体:
- 特征: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 辨认:能在日常生活中辨认正方体。
-
圆柱:
- 特征:有两个底面是圆形,侧面是曲面。
- 辨认:能在日常生活中辨认圆柱。
-
球:
- 特征:是一个曲面围成的立体图形,从任何角度看都是圆形。
- 辨认:能在日常生活中辨认球。
2. 位置与方向
2.1. 上下、前后、左右
-
理解:
- 参照物的确定。
- 相对性:位置是相对的,随着参照物的改变而改变。
-
应用:
- 能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 能根据指令进行简单的位置移动。
三、测量
1. 认识钟表
1.1. 认识整时
-
时针和分针:
- 认识时针和分针。
- 了解时针和分针的形状和长短。
-
整时的表示:
-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 能正确读出钟面上的整时。
- 能拨出指定的整时。
四、统计
1. 简单统计
1.1. 分类整理
-
分类标准:
- 按颜色分类。
- 按形状分类。
- 按用途分类。
-
整理方法:
- 数一数。
- 画一画。
- 摆一摆。
1.2. 统计图表
- 简单条形统计图:
- 理解条形统计图的含义。
- 能根据统计结果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 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五、综合应用
1. 解决问题
-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培养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