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五年级上册思维导图:怎么画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较为丰富,涉及小数、多边形面积、方程等重要概念。绘制思维导图能有效梳理知识体系,帮助理解和记忆。以下提供一种构建五年级上册数学思维导图的框架,并针对每个主题提供展开思路:
中心主题:五年级上册数学
一级分支:
- 小数乘法
- 小数除法
- 观察物体(三)
- 简易方程
- 多边形的面积
- 统计与可能性
-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一、小数乘法
- 二级分支:
- 小数乘整数
- 计算方法:转化成整数乘法,确定小数点位置。
- 关键点:末尾0的处理,积的位数判断。
- 例题类型:直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单价×数量=总价)。
- 小数乘小数
- 计算方法:转化成整数乘法,数出因数中小数位数之和,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
- 关键点:位数不够补0,小数点对齐问题。
- 例题类型:直接计算、竖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 积的近似数
- 方法:四舍五入法。
- 注意:保留几位小数,就看到下一位。
- 例题类型:按要求保留积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 定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 应用:简便计算,利用运算定律简化计算过程。
- 例题类型: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 小数乘整数
二、小数除法
- 二级分支:
-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 计算方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进行计算,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 关键点:小数点对齐,余数处理。
- 例题类型:直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
- 计算方法:先把除数变成整数,被除数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 关键点:移动小数点,保证除数是整数。
- 例题类型:直接计算、竖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 商的近似数
- 方法:四舍五入法。
- 注意:保留几位小数,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
- 例题类型:按要求保留商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平均数)。
- 循环小数
- 概念: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 循环节: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中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
- 简便写法:在循环节的第一个数字和最后一个数字上面点一个点。
- 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小数部分是有限的,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是无限的,叫做无限小数。
- 例题类型:判断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求商并写成循环小数的简便形式。
-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 计算器运用:进行小数除法运算。
- 探索规律:观察算式特征,总结规律。
- 例题类型:寻找数字规律。
- 解决问题
- 类型:单价、数量、总价问题;总价÷数量=单价, 总价÷单价=数量, 单价×数量=总价
- 类型:进一法、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装油问题、裁布问题)。
- 例题类型: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三、观察物体(三)
- 二级分支:
- 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
- 内容:观察正方体、长方体组合图形。
- 方法:动手操作、想象。
- 例题类型:根据给定的图形,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
- 根据看到的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 内容:根据看到的图形,判断立体图形的形状。
- 方法:分析、推理、想象。
- 例题类型:根据看到的图形,画出立体图形的草图。
- 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
四、简易方程
- 二级分支:
- 用字母表示数
- 意义: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简明地表达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 写法:注意书写规范,乘号可以用“·”表示或省略,数字在前字母在后。
- 例题类型: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 方程的意义
- 概念: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 判断: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含有未知数,是等式。
- 例题类型:判断哪些是方程。
- 等式的性质
- 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 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 例题类型:根据等式的性质填空。
- 解方程
- 概念: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 方法:利用等式的性质,使方程左边只剩下未知数。
- 检验:将解代入原方程,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 例题类型:解各种类型的方程。
- 列方程解决问题
- 步骤:
- 设未知数:一般设要求的问题为x。
- 找等量关系: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找到包含未知数的等量关系。
- 列方程: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 解方程:解出方程。
- 检验并答:检验解是否符合题意,写出答案。
- 例题类型:和倍问题、差倍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等。
- 步骤:
- 用字母表示数
五、多边形的面积
- 二级分支: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公式:S = ah (底×高)
- 推导:通过割补法转化成长方形。
- 例题类型:已知底和高求面积,已知面积和底(或高)求高(或底)。
- 三角形的面积
- 公式:S = 1/2 ah (底×高÷2)
- 推导:由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例题类型:已知底和高求面积,已知面积和底(或高)求高(或底)。
- 梯形的面积
- 公式:S = 1/2 (a+b)h ((上底+下底)×高÷2)
- 推导:由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例题类型:已知上底、下底和高求面积,已知面积和上底、下底(或高)求高(或其中一个底)。
- 组合图形的面积
- 方法:分割法、添补法。
- 例题类型:计算由多个基本图形组成的图形的面积。
- 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 方法:数方格、估计法。
- 例题类型:估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六、统计与可能性
- 二级分支:
- 可能性
- 可能性大小: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可以用数来表示。
- 例题类型:描述可能性的大小,例如“一定”、“可能”、“不可能”。
- 游戏公平性
- 公平性:判断游戏规则是否对双方都公平。
- 方法:分析各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是否相等。
- 例题类型:判断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
- 可能性
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 二级分支:
- 两端都栽
- 公式:棵数 = 总长 ÷ 间距 + 1
- 间距 = 总长 ÷ (棵数 - 1)
- 一端栽,一端不栽
- 公式:棵数 = 总长 ÷ 间距
- 间距 = 总长 ÷ 棵数
- 两端都不栽
- 公式:棵数 = 总长 ÷ 间距 - 1
- 间距 = 总长 ÷ (棵数 + 1)
- 封闭图形植树
- 公式:棵数 = 总长 ÷ 间距
- 理解:环形跑道、圆形花坛等。
- 例题类型:解决各种类型的植树问题。
- 两端都栽
备注:
- 上述框架可以根据具体教材进行调整。
- 每个二级分支还可以继续细化,例如在“解方程”下,可以列出各种方程类型的解法。
- 在思维导图中,可以使用颜色、图像等元素来增强记忆效果。
- 制作思维导图软件很多,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进行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