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多位数×一位数》的思维导图

《小学三年级数学《多位数×一位数》的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多位数×一位数

一、知识结构

  • 1. 口算乘法

    • 1.1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 口算方法: 将整十、整百数看作几个十、几个百,再乘以一位数。
      • 速算技巧: 先计算一位数乘一位数,再在积的末尾添上相应个数的0。
      • 典型例题: 20×3 = ? 400×2 = ?
      • 易错点: 忘记在积的末尾添0,或添错0的个数。
    • 1.2 估算
      • 估算方法: 将多位数估成与其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进行口算。
      • 估算原则: 接近原则、方便计算原则。
      • 应用场景: 解决实际生活中不需要精确计算的问题。
      • 典型例题: 32×4 ≈ ? (估算成30×4)
      • 注意事项: 估算结果可能与精确值有差异,注意题目要求是否需要接近或大于等于。
  • 2. 笔算乘法

    • 2.1 不进位的笔算乘法
      • 计算方法: 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将每次相乘的积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 竖式格式: 注意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算起。
      • 典型例题: 12 × 4 = ?
      • 重点: 理解数位对齐的意义。
    • 2.2 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
      • 计算方法: 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当某一位的积满十,向高一位进1,将进位数写在被乘数的高一位上方,计算下一位时,不要忘记加上进位数。
      • 进位原则: 满十进一。
      • 竖式格式: 进位数要写对位置,计算时要加上。
      • 典型例题: 16 × 3 = ?
      • 易错点: 忘记进位,或进位后忘记加上。
    • 2.3 多次进位的笔算乘法
      • 计算方法: 与一次进位类似,只是需要多次进位,每次进位都不要忘记加上。
      • 难点: 连续进位容易出错,要仔细计算,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
      • 典型例题: 249 × 3 = ?
      • 技巧: 可以将进位数写在草稿纸上,避免遗忘。
    • 2.4 中间有0的乘法
      • 计算方法: 用一位数乘多位数中间的0时,如果前面没有进位,直接写0;如果前面有进位,要加上进位数。
      • 注意事项: 不要漏乘中间的0。
      • 典型例题: 108 × 5 = ? 204 × 3 = ?
    • 2.5 末尾有0的乘法
      • 计算方法: 可以先将一位数与多位数中0前面的部分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相应个数的0。
      • 简便算法: 将一位数与多位数中0前面的部分对齐,0单独写在后面,最后在积的末尾添上0。
      • 典型例题: 320 × 3 = ? 1500 × 2 = ?
  • 3. 解决问题

    • 3.1 连乘问题
      • 解题思路: 分析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 解题步骤: (1) 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2) 列式计算;(3) 检验并作答。
      • 典型例题: 每箱苹果有12个,3箱苹果一共有多少个?再把这些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个?
    • 3.2 归一问题
      • 解题思路: 先求出单一量的数值,再求出要求的总数量。
      • 解题步骤: (1) 求出单一量;(2) 根据单一量求总数量。
      • 典型例题: 3支笔15元,买8支笔需要多少元?
    • 3.3 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 解题思路: 将题目中的数据进行估算,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 应用场景: 购物、行程安排等。
      • 典型例题: 妈妈想买一件298元的衣服和一双103元的鞋子,带400元够吗?

二、核心概念

  • 1. 乘法的意义: 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 2. 因数: 乘法算式中相乘的两个数。
  • 3. 积: 乘法算式的结果。
  • 4. 进位: 在加法或乘法运算中,某一位上的数字大于等于基数时,向前一位进1。

三、重点难点

  • 1. 重点: 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 2. 难点: 理解进位的算理,能正确处理连续进位和中间有0的乘法。
  • 3. 易错点: 忘记进位、忘记加进位数、中间有0漏乘、末尾0的个数。

四、学习方法

  • 1. 动手操作: 通过摆小棒、画图等方式,理解乘法的算理。
  • 2. 强化练习: 多做练习,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 3. 错误分析: 分析错题原因,避免重复犯错。
  • 4. 归纳总结: 总结不同类型题目的解题方法,形成解题思路。

五、思维拓展

  • 1. 利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 2. 探索更大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 3. 学习用不同的方法检验乘法计算的正确性,例如用除法验算。

六、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 口算乘法是笔算乘法的基础。
  • 笔算乘法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 估算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七、学习目标

  • 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
  • 能够正确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并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 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 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八、习题类型

  • 1. 填空题: 考察基础知识,例如乘法的意义、进位规则等。
  • 2. 选择题: 考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例如估算的选择、进位数的判断等。
  • 3. 计算题: 考察计算能力,包括口算、笔算、估算等。
  • 4. 应用题: 考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连乘问题、归一问题等。
  • 5. 判断题: 考察对概念的辨析能力。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七历史第三单元思维导图可打印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