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第三章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细胞的物质进出
I.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
A. 细胞膜的成分
-
- 脂质
- a. 磷脂:
- 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 亲水性头部和疏水性尾部。
- 具有流动性。
- b. 胆固醇:
- 存在于动物细胞膜中。
- 有助于维持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 脂质
-
- 蛋白质
- a. 种类和数量:
- 种类繁多,数量比脂质少。
- 不同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体现细胞功能差异。
- b. 分布:
- 镶嵌、贯穿、附着于磷脂双分子层。
- c. 功能:
- 载体蛋白:协助物质运输。
- 通道蛋白:允许特定离子通过。
- 受体蛋白:识别信号分子。
- 酶:催化化学反应。
- 细胞识别蛋白:细胞间识别和信息传递。
- 蛋白质
-
- 糖类
- a. 形式:
- 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
- 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
- b. 位置:
- 位于细胞膜外侧。
- c. 功能:
- 细胞识别、保护和润滑作用。
- 免疫反应。
- 糖类
-
-
B. 细胞膜的结构模型
-
- 流动镶嵌模型:
- a. 流动性:
- 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都可以移动。
-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 b. 镶嵌性:
- 蛋白质镶嵌、贯穿或附着于磷脂双分子层。
- c. 动态平衡:
- 细胞膜的结构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
- 流动镶嵌模型:
-
-
C. 细胞膜的功能
-
-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 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
-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 选择透过性膜。
- 保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
-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
-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 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
- 细胞间的接触。
- 高等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
-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
II.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
A. 被动运输
-
- 定义:
- 物质顺浓度梯度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
- 定义:
-
- 类型:
- a. 自由扩散:
- 物质:水、气体(如O2、CO2)、脂溶性小分子(如乙醇、苯)。
- 特点:顺浓度梯度,不需要载体蛋白,不需要能量。
- b. 协助扩散:
- 物质: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氨基酸等。
- 特点:顺浓度梯度,需要载体蛋白,不需要能量。
- 类型:
-
- 影响因素:
- 浓度差。
- 膜面积。
- 温度。
- 相关蛋白质(协助扩散)。
- 影响因素:
-
-
B. 主动运输
-
- 定义:
- 物质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消耗能量,需要载体蛋白。
- 定义:
-
- 实例:
- 葡萄糖、氨基酸等被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
- K+、Na+进出细胞。
- 实例:
-
- 影响因素:
- 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
- 能量供应(细胞呼吸强度)。
- 影响因素:
-
-
C. 胞吞和胞吐
-
- 定义:
- 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 定义:
-
- 过程:
- a. 胞吞:
- 细胞膜内陷,包裹大分子物质,形成囊泡进入细胞。
- b. 胞吐:
- 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物质释放到细胞外。
- 过程:
-
- 特点:
- 需要消耗能量。
- 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
- 特点:
-
- 意义:
- 实现大分子物质的运输。
- 保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 例子:抗体分泌,神经递质的释放,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 意义:
-
III. 细胞的渗透作用
- A. 定义:
- 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
- B. 发生条件:
-
- 半透膜:允许水分子自由通过,不允许溶质分子通过。
-
- 膜两侧存在浓度差。
-
- C. 实例:
-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 动物细胞的吸水、失水和维持形态。
- D. 应用:
- 植物保鲜:保持细胞内的水分,降低细胞呼吸强度。
- 医疗输液:生理盐水与血浆浓度相近。
- E. 质壁分离和复原:
-
- 概念:成熟植物细胞由于液泡失水,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
-
- 条件: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发生质壁分离)。
-
- 复原: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
- 注意: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细胞必须是活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能够发生,说明细胞具有活性。
-
IV. 影响物质运输的因素
- A. 细胞膜的结构:
- 细胞膜的流动性影响物质的运输速度。
- B. 物质本身的特性:
- 分子大小、溶解度、极性等影响其跨膜运输方式。
- C. 环境因素:
- 温度: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酶的活性。
- pH: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 氧气浓度:影响细胞呼吸,进而影响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的能量供应。
- 溶质浓度:影响渗透作用。
V. 总结与拓展
- A. 不同细胞的物质运输特点:
-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营养物质,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并存。
- 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有用物质,主动运输为主。
- 红细胞:气体交换,自由扩散。
- B. 实验设计:
- 探究影响物质运输的因素。
-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 C. 细胞工程应用:
- 利用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进行物质的分离和提取。
- D. 健康生活:
- 合理饮食,保证细胞正常的物质运输。
-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
VI. 关键词索引
- 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选择透过性、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吞、胞吐、渗透作用、质壁分离、复原、载体蛋白、浓度梯度、能量、半透膜、原生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