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思维导图

《化学平衡思维导图》

一、化学平衡概念

1.1 可逆反应

  • 定义: 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方向进行,又能向逆方向进行的反应。
  • 表示: 使用双向箭头(⇌)。
  • 特点:
    • 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存。
    • 反应始终没有完全进行。

1.2 化学平衡状态

  • 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 特征:
    • “等”: v(正) = v(逆) ≠ 0 (动态平衡)
    • “定”: 各组分浓度、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 “动”: 反应仍在进行,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 “变”: 条件改变,平衡可能被破坏并发生移动

1.3 化学平衡的判断

  • 直接判断:
    • 单位时间内,同一物质的生成速率和消耗速率相等。
    • 各组分的浓度、质量、体积分数等保持不变。
  • 间接判断:
    • 利用某些物理量(如颜色、压强、密度等)不变来判断。
    • 需注意:
      • 压强不变并不一定代表平衡,需要结合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是否变化来判断。
      • 密度不变需要结合容器体积是否变化来判断。
      • 颜色不变需要保证有色物质的浓度是否变化。

二、化学平衡常数(K)

2.1 定义

  • 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
  • 表达式: 对于反应 aA(g) + bB(g) ⇌ cC(g) + dD(g),K = [C]^c [D]^d / [A]^a [B]^b

2.2 影响因素

  • 温度:
    • 温度升高,放热反应K减小,吸热反应K增大。
    • K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是温度的函数。
  • 催化剂:
    • 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因此不影响K值。
  • 浓度、压强:
    • 浓度和压强的改变会引起平衡移动,但不会改变K值。(因为K值建立在平衡基础上,浓度压强的改变只是让平衡到达另外一个状态,其K值仍旧不变。)

2.3 应用

  • 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
    • K值越大,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转化率越高。
    • K > 10^5 通常认为反应进行完全。
  • 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 计算浓度商Qc = [C]^c [D]^d / [A]^a [B]^b (非平衡状态下的浓度)
    • 比较Qc与K的大小:
      • Qc < K:反应向正方向进行
      • Qc > K:反应向逆方向进行
      • Qc = K: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 计算平衡时的浓度或转化率:
    • 利用“三段式”法,根据K值计算平衡浓度。

三、化学平衡的移动

3.1 勒夏特列原理

  • 内容: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浓度、压强、温度等),平衡就向着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 适用范围: 只适用于有气体参与的可逆反应。

3.2 影响因素

  • 浓度:
    • 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 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 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压强:
    • 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方向移动。
    • 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加的方向移动。
    • 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压强变化不影响平衡。
  • 温度:
    •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 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 催化剂:
    • 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的移动。

3.3 平衡移动的图像分析

  • 纵坐标通常表示: 浓度、转化率、百分含量、反应速率等。
  • 横坐标通常表示: 时间、温度、压强等。
  • 图像分析要点:
    • 先拐先平:先达到平衡状态的速率更快。
    • 定一议二:固定一个条件,讨论其他两个条件的影响。
    • 注意图像起始点的含义。

四、平衡计算(三段式)

4.1 原理

  • 根据反应方程式,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起始量、变化量和平衡量。
  • 利用化学平衡常数K,或已知平衡浓度,求出其他未知量。

4.2 应用

  • 计算平衡常数K
  • 计算转化率、平衡浓度、反应速率等
  • 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五、特殊平衡问题

5.1 等效平衡

  • 定义: 在相同条件下,对于同一可逆反应,通过改变起始浓度,达到与原平衡完全相同的平衡状态。
  • 判断方法:
    • 恒温恒容下: 若起始量按计量数之比相等,则为等效平衡。
    • 恒温恒压下: 若起始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化学计量数相同,则为等效平衡。
  • 应用:
    • 推断平衡移动方向
    • 计算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

5.2 浓度对平衡的影响(水解平衡、溶解平衡等)

  •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平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等都属于特殊的化学平衡。
  • 浓度的改变会影响这些平衡的移动。
  • 可利用平衡常数,或平衡移动原理进行分析。

六、总结

化学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状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平衡常数、平衡移动原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反应。 同时,能够通过图像、数据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岩石圈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