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100以内的思维导图

《数学100以内的思维导图》

一、数的认识

1.1 数的组成

  • 个位:表示几个一
  • 十位:表示几个十
  • 百位:表示几个百
  • 实例:35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

1.2 数的读写

  • 读法:从高位读起,读作...
  • 写法:从高位写起,写作...
  • 实例:58读作五十八,写作58

1.3 数的大小比较

  •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大
  • 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数大;最高位相同,比下一位,依次类推
  • 符号:>(大于),<(小于),=(等于)
  • 实例:62 > 59, 23 < 32, 45 = 45

1.4 数的顺序

  • 顺序:从小到大,从大到小
  • 相邻数:一个数的前一个数和后一个数
  • 实例:23的相邻数是22和24

1.5 单数和双数

  • 单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个位是1, 3, 5, 7, 9的数)
  • 双数:能被2整除的数(个位是0, 2, 4, 6, 8的数)
  • 实例:单数有1, 3, 5, ..., 99;双数有0, 2, 4, ..., 98

二、数的运算

2.1 加法

  • 意义: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 加数 + 加数 = 和
  • 性质:交换律(a + b = b + a),结合律 (a + b) + c = a + (b + c)
  • 进位加法: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
  • 实例:25 + 32 = 57

2.2 减法

  • 意义: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的运算
  • 被减数 - 减数 = 差
  • 退位减法: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当十
  • 实例:48 - 16 = 32

2.3 混合运算

  • 运算顺序:先算括号里的,再算乘除,后算加减(100以内只有加减)
  • 实例:(25 + 15) - 10 = 30

2.4 应用题

  • 加法应用题:求总数,求一共
  • 减法应用题:求剩余,求相差
  • 关键词:一共、还剩、多多少、少多少
  • 审题:理解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 列式: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 计算:认真计算,得出答案
  • 检验:检查答案是否符合题意

三、图形的认识

3.1 平面图形

  • 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 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 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
  • 圆形:由曲线围成
  •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 实例:能用七巧板拼出各种图形

3.2 立体图形

  • 长方体: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 正方体:六个面都是正方形
  • 圆柱体:上下两个底面是圆形,侧面是曲面
  • 球体:由一个曲面围成
  • 实例:认识常见的物体,如积木、盒子、皮球等

3.3 图形的拼组

  • 用相同或不同的图形拼成新的图形
  • 例如:用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一个正方形

四、量的计量

4.1 认识人民币

  • 单位:元、角、分
  • 换算:1元 = 10角,1角 = 10分
  • 识别: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 简单计算:购物时计算总价和找零
  • 实例: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买卖活动

4.2 认识钟表

  • 时针:指示小时
  • 分针:指示分钟
  • 认识整时:分针指向12
  • 认识半时:分针指向6
  • 实例:说出钟面上的时间

五、规律的认识

5.1 简单数列

  • 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数列
  • 发现规律:观察数列的特点,找出递增或递减的规律
  • 继续数列:根据规律,填写数列中缺失的数字
  • 实例:2, 4, 6, 8, (10), (12)

5.2 图形规律

  • 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图形
  • 发现规律:观察图形的排列顺序和变化
  • 继续排列:根据规律,画出或选择下一个图形
  • 实例:△□△□△□ (△) (□)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初二英语单元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