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认识思维导图六年级上册

定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
除法关系: 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比值相当于除法中的商。
分数关系: 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数的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的值。
前项: 比号前面的数
后项: 比号后面的数
比号: ":" (冒号)
表示方法: a : b (读作a比b)
后项不能为0: 强调后项不为零的原因 (除数不能为0,分母不能为0)
比值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
特殊情况:
I. 比的意义
定义: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计算方法: 比值 = 前项 ÷ 后项 = a / b
整数: 例如,2
小数: 例如,0.5
分数: 例如,1/2
表示形式:
意义: 表示前项是后项的多少倍,或后项是前项的几分之几。
比较两个比的大小:通过比较比值进行判断。
化简比:基于比值不变的原则。
重要应用:
II. 比值
比可以表示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关系,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种数。
在具体问题中,根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比、除法、分数)。
强调:

对比表格:

除法 分数
联系 一种关系 一种运算 一种数
前项 被除数 分子
后项 除数 分母
比号 除号 分数线
比值 分数值
III. 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叙述: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公式表达: a : b = (a × c) : (b × c) = (a ÷ c) : (b ÷ c) (c ≠ 0)
理解: 保持前项和后项之间的倍数关系不变。
化简比
解决实际问题
应用:
IV. 比的基本性质
目的: 使比的前项和后项互质。
整数比: 找出前项和后项的最大公约数,然后同时除以最大公约数。
分数比: 先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它们的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化成整数比,再按照整数比的方法化简。
小数比: 先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10、100、1000等,化成整数比,再按照整数比的方法化简。
方法:
化简后的比仍然是一个比,不是一个具体的数。
化简过程中要保证比值不变。
注意事项:
12 : 18 = (12 ÷ 6) : (18 ÷ 6) = 2 : 3
(1/2) : (3/4) = (1/2 × 4) : (3/4 × 4) = 2 : 3
0.5 : 1.2 = (0.5 × 10) : (1.2 × 10) = 5 : 12
例子:
V. 化简比

定义: 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

1. 求出总份数:把各个比的前项加起来。
2. 求出每份数:用总数量除以总份数。
3. 求出各部分对应的数量:用每份数乘以各部分对应的比。

解题步骤:

总数量 ÷ 总份数 = 每份数
每份数 × 各部分对应的比 = 各部分的数量

公式:

1. 总份数:3 + 2 = 5
2. 每份数:10 ÷ 5 = 2 (万元)
3. 甲:2 × 3 = 6 (万元)
4. 乙:2 × 2 = 4 (万元)
甲、乙两人投资办公司,甲投资3份,乙投资2份,共投资10万元。甲、乙各应分得多少万元?

例子:

有时问题中给出的不是具体的比,而是比的关系,需要先求出具体的比,再进行分配。

变式问题:

VI. 按比例分配
工程问题: 合作效率之比,完成时间之比。
行程问题: 速度之比,时间之比,路程之比。
图形问题: 相似图形的边长之比,面积之比。
其他实际问题: 配制溶液,分配资源等。
抓住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确定比的对象。
根据题目要求,灵活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和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注意单位的统一。
解决策略:
VII. 比的应用
连比: 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之间的比,例如 a : b : c
正比例和反比例: 比在函数中的应用,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关系。
比例尺: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用于地图和建筑设计。
VIII. 拓展延伸
混淆比和比值的概念。
化简比时,忘记除以最大公约数或最小公倍数。
按比例分配时,忘记计算总份数。
应用比解决实际问题时,没有找准比的对象。
后项为0的情况(注意,在某些特定上下文中,允许后项为0,但六年级不涉及)
IX. 易错点总结
填空题:比的意义、比值计算、化简比
选择题:比与除法、分数的区别与联系、比的基本性质
判断题:对概念的理解
计算题:化简比、求比值、按比例分配
应用题:解决实际问题
X. 练习题类型
中心主题: 比的认识
《比的认识思维导图六年级上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春节买年货数学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