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思维导图,时,分,秒的认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思维导图,时,分,秒的认识。》

中心主题:时间的认识

一级分支:时

  • 定义:
    • 计量较长时间的单位。
    • 生活中常见的“小时”也指“时”。
  • 表示方法:
    • 数字 + “时” (如: 1时, 8时, 12时)
    • 钟面上时针所指的位置。
  • 单位换算:
    • 1时 = 60分
    • 2时 = 120分
    • 公式:时 × 60 = 分
  • 重要时刻:
    • 一天的开始:0时(午夜 12 时)
    • 上午:8时、9时、10时、11时
    • 中午:12时(中午)
    • 下午:1时、2时、3时、4时、5时
    • 晚上:6时、7时、8时、9时、10时
    • 午夜:12时(午夜)
  • 生活应用:
    • 上学时间
    • 放学时间
    • 睡觉时间
    • 看电视时间
    • 完成作业时间

一级分支:分

  • 定义:
    • 计量时间长短的单位。
    • 比“时”更小的时间单位。
  • 表示方法:
    • 数字 + “分” (如:1分, 15分, 30分)
    • 钟面上分针所指的位置。
    • 有时会用到“半”字,如“半小时”= 30 分。
  • 单位换算:
    • 1分 = 60秒
    • 60分 = 1时
    • 公式:分 × 60 = 秒
  • 钟面读取:
    • 分针走一小格代表1分钟。
    • 分针走一大格代表5分钟。
    • 整点时,分针指向12。
    • 半点时,分针指向6。
  • 生活应用:
    • 课间休息时间
    • 刷牙时间
    • 做眼保健操时间
    • 做一道题的时间

一级分支:秒

  • 定义:
    • 计量时间的最短单位。
    • 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 表示方法:
    • 数字 + “秒” (如:1秒, 10秒, 30秒)
    • 钟面上秒针所指的位置。
  • 单位换算:
    • 60秒 = 1分
    • 公式: 秒 ÷ 60 = 分
  • 钟面读取:
    • 秒针走一小格代表1秒。
    • 秒针走一大格代表5秒。
    • 秒针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 估算:
    • 眨一下眼睛大约1秒。
    • 深呼吸一次大约5秒。
  • 生活应用:
    • 红绿灯倒计时
    • 赛跑计时
    • 拍照倒计时
    • 火箭发射倒计时

一级分支:时间计算

  • 时间加法:
    • 相同单位相加。
    • 分秒相加超过60要进位。
    • 例: 30分 + 45分 = 75分 = 1时15分
    • 例: 2时30分 + 1时45分 = 3时75分 = 4时15分
  • 时间减法:
    • 相同单位相减。
    • 分秒不够减要借位。
    • 例: 45分 - 20分 = 25分
    • 例: 1时10分 - 30分 = 60分 + 10分 -30分 = 40分
  • 经过时间的计算:
    • 结束时间 - 开始时间 = 经过时间
    • 例如: 小明早上 8:00 上学,中午 12:00 放学,那么小明在学校的时间是 12:00 - 8:00 = 4 小时。
  • 时间的简单应用:
    • 估计完成某件事需要的时间。
    • 合理安排时间。

一级分支:易错点 & 注意事项

  • 单位混淆: 区分时、分、秒的不同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关系。
  • 借位问题: 在时间减法中,注意“借1当60”的规则。
  • 钟面读取: 正确辨认时针、分针、秒针,并准确读出时间。尤其注意接近整点和半点的时间。
  • 文字描述: 将时间单位与日常用语结合,避免概念混淆,例如不要说“2点3刻”,应该说“2点45分”或“3点差15分”。
  • 实际应用: 结合生活实际,练习时间的计算和估算,提高时间观念。 比如,计算完成作业需要多少时间,或者估计到达某个地方需要多少时间。
  • 数字时钟: 学会看数字时钟,理解数字时钟的表示方式。

总结:

学习时间的认识,不仅仅是认识时、分、秒这些单位,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学会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并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需要多做练习题,提高解题能力。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