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历史每课思维导图》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 早期人类与文明的曙光
- 元谋人、北京人:
- 生存年代:远古时代
- 生活地点:云南元谋、北京周口店
- 主要特点:使用打制石器,群居生活,学会用火(北京人)
- 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
- 生存年代:新石器时代
- 生活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陕西西安半坡
- 主要特点:
- 河姆渡: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
- 半坡: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屋,使用磨制石器、陶器
- 原始农业的兴起:
- 意义:为中华文明的产生奠定物质基础
2.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 炎帝、黄帝:
- 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 主要贡献:发明创造,如农业、医药、文字等
- 禅让制:
- 含义: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传给贤能之人
- 代表人物:尧、舜、禹
- 大禹治水:
- 体现了远古先民的聪明才智和顽强精神
3.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
- 夏朝:
- 建立者:禹
- 标志: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建立
- 制度:王位世袭制
- 都城:阳城(传说)
- 灭亡:桀暴政,被商汤所灭
- 商朝:
- 建立者:汤
- 都城:多次迁都,盘庚迁殷后稳定
- 政治:设置官职,加强统治
- 文化:甲骨文、青铜器
- 灭亡:纣暴政,被周武王所灭
- 西周:
- 建立者:周武王
- 都城:镐京
- 制度:分封制
- 目的:巩固统治,扩大疆域
- 内容:周王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向周王进献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周王出征。
- 作用: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联系,扩大了统治区域。
- 灭亡: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被犬戎所灭
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1. 动荡的春秋时期
- 春秋时期的特点:
-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 社会变革,生产力发展
- 诸侯争霸:
- 原因:周王室衰微,诸侯实力增强
- 目的: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
- 代表人物: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
- 影响:
- 促进了民族融合
- 加速了社会转型
- 经济发展:
-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 手工业和商业发展
2.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 战国七雄:
- 齐、楚、燕、赵、魏、韩、秦
- 商鞅变法:
- 目的:富国强兵,增强秦国实力
- 主要内容:
- 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 奖励耕战
- 推行县制
- 统一度量衡
- 影响:
- 使秦国成为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
- 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 局限性:严刑峻法,激化社会矛盾
- 社会文化发展:
- 都江堰的修建
- 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 齐、楚、燕、赵、魏、韩、秦
3. 百家争鸣
- 儒家:
-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
- 核心思想:
- 孔子:仁、礼、中庸
- 孟子:仁政、民贵君轻
- 影响: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 道家:
- 代表人物:老子、庄子
- 核心思想:无为而治、顺应自然
- 影响:对中国哲学、文学、艺术产生了影响
- 法家:
- 代表人物:韩非
- 核心思想:依法治国、加强君主专制
- 影响:为秦国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基础
- 兵家:
- 代表人物:孙武
- 核心思想: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影响:《孙子兵法》成为世界军事名著
三、统一国家的建立
1.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
- 秦的统一:
- 时间:公元前221年
- 建立者:秦王嬴政
- 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 秦始皇的统治:
- 称帝:自称“始皇帝”
- 措施:
-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加强君主专制
- 经济上: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修建驰道
- 文化上:焚书坑儒
- 军事上:北击匈奴,修建长城
- 影响:
- 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统一
- 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
- 但也造成了思想文化专制
2. 秦朝的统治
- 中央集权制度:
- 皇帝制度:至高无上
- 三公九卿制:分工负责,互相牵制
- 郡县制:地方行政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秦朝的暴政:
- 刑罚严苛
- 赋税沉重
- 徭役繁重
- 秦朝的灭亡:
- 原因:秦始皇的暴政激化了社会矛盾
- 导火索:陈胜吴广起义
- 结果:秦朝灭亡
3. 秦汉文化
- 长城:
- 目的:防御匈奴
- 意义: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 兵马俑:
- 是秦朝强大的军事力量的象征
- 反映了秦朝的军事制度和军队组织
- 隶书:
- 是秦汉时期通用的文字
- 是汉字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 汉赋:
- 是汉代文学的代表形式
- 以辞藻华丽、内容丰富著称
四、早期中华文化的辉煌
1.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 汉初的休养生息:
- 原因:秦末农民战争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 措施:轻徭薄赋,提倡节俭
- 结果: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
- 汉武帝的统治:
- 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实行推恩令
- 经济上:盐铁官营,统一货币
- 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军事上:抗击匈奴,开通丝绸之路
- 影响:使西汉王朝达到了鼎盛时期
2. 科技与文化
- 造纸术:
- 蔡伦改进造纸术
- 意义:促进了文化传播
- 《史记》:
- 作者:司马迁
- 体裁:纪传体通史
- 内容: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 价值: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 医学:
- 张仲景:被尊称为“医圣”,著有《伤寒杂病论》
- 华佗:发明了麻沸散,擅长外科手术
- 张骞出使西域:
- 目的:联络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
- 意义:
- 开辟了丝绸之路
-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3.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的开通:
- 起点:长安
- 终点:欧洲
- 途径:中亚、西亚
- 主要商品:丝绸、茶叶、瓷器等
- 丝绸之路的作用:
- 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 加强了中国与亚欧各国的联系
- 传播了中国的文化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