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思维导图

《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思维导图》

一、 整数的意义与组成

1. 整数的定义:

  • 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如0, 1, 2, 3...
    • 整数:包括正整数、零和负整数。 在四年级,主要关注自然数,即非负整数。
    • 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
    • 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 位值:每个数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数值大小。 例如,十位上的“3”表示3个十。

2. 数的组成:

  • 数是由数位上的数字按照位值组合而成的。
    • 任何一个整数都可以表示成各位上的数字与对应计数单位的乘积之和。 例如: 3456 = 3 × 1000 + 4 × 100 + 5 × 10 + 6 × 1

3. 数级:

  • 个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 万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 亿级: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即“十进制计数法”。

二、 整数的读法和写法

1. 读数方法:

  • 分级读数: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
    • 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的一个0或连续几个0只读一个“零”。
    • 万级、亿级读完后要加上“万”或“亿”字。
    • 例如: 123456789 读作:一亿二千三百四十五万六千七百八十九

2. 写数方法:

  • 分级写数: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
    • 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 例如: 三亿零五百万零七百 写作:305000700

3. 零的读写规则

  • 数中间连续的零只读一个。
    • 每级末尾的零不读。
    • 读作时,末尾的零不写,写作时要补齐位数。

三、 数的大小比较

1. 位数不同:

  • 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 例如:12345 > 1234

2. 位数相同:

  • 从最高位开始比较,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 如果最高位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依次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
    • 例如: 12345 > 12344, 987654 < 987660

3. 特殊比较:

  • 注意单位的统一,例如将万、亿等单位统一为阿拉伯数字后再进行比较。

四、 数的改写和近似数

1. 改写:

  • 将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 方法:去掉原数末尾的四个0,换成“万”字;去掉原数末尾的八个0,换成“亿”字。
    • 注意:改写只是改变了数的单位,大小不变。
    • 例如: 12340000 = 1234万, 5670000000 = 56.7亿

2. 近似数:

  • 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看千位上的数,满5进1,不满5舍去。
    •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看千万位上的数,满5进1,不满5舍去。
    • 用“≈”连接原数和近似数。
    • 例如: 12345678 ≈ 1235万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 9876543210 ≈ 99亿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

3. 最大、最小问题

  • 用给定的数字组成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
    • 组成最大的数:将数字从大到小排列。
    • 组成最小的数:将数字从小到大排列,但是最高位不能是0。

五、 计算器的使用

1. 常用按键:

  • ON/C:开机/清屏键
    • AC:全部清除键
    • 数字键:输入数字
    • 运算符号键:加、减、乘、除
    • =:等于键

2. 计算步骤:

  • 开机
    • 输入算式
    • 按“=”键
    • 读数

3. 探索规律:

  • 使用计算器探索数的规律,例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
    • 通过计算器验证数学猜想。

六、 数学思想与方法

1. 数形结合:

  • 利用线段图、计数器等直观的方式来理解大数的意义。

2. 类比思想:

  • 将学习的万以内数的知识迁移到亿以内数的学习。

3. 归纳总结:

  • 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大数的读写规则和比较方法。

4. 估算意识:

  • 培养估算能力,能够对大数进行合理的估计。 例如: 一个体育场大约能容纳多少人?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呼兰河传的跳大神的思维导图怎么做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