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思维导图

《高一必修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I. 硫及其化合物

  • A. 硫元素的存在与性质

    • 1. 存在形式:
      • 化合态: 硫化物、硫酸盐(如FeS2,石膏CaSO4·2H2O)
      • 游离态: 火山喷口附近,地下硫矿
    • 2. 物理性质:
      • 颜色: 淡黄色固体
      • 状态: 易溶于二硫化碳,不溶于水
      • 特殊现象: 硫蒸气冷却得不到液态硫,易转化为固态硫。
    • 3. 化学性质:
      • 氧化性: 与金属反应 (Fe + S → FeS),与氢气反应(H2 + S → H2S)
      • 还原性: 与氧气反应 (S + O2 → SO2)
      • 特殊性: S可以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
  • B. 二氧化硫(SO2)

    • 1. 物理性质:
      • 颜色: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
      • 密度: 比空气大
      • 溶解性: 易溶于水(1体积水溶解约40体积SO2)
    • 2. 化学性质:
      • 酸性氧化物: 与水反应 (SO2 + H2O ⇌ H2SO3, 亚硫酸);与碱反应 (SO2 + 2NaOH = Na2SO3 + H2O)
      • 还原性: 与氧化剂反应 (SO2 + Cl2 + 2H2O = H2SO4 + 2HCl)
      • 漂白性: 使品红溶液褪色 (暂时性),加热恢复颜色
      • 氧化性: 与强还原剂反应 (SO2 + 2H2S = 3S + 2H2O)
      • 应用: 漂白纸浆,杀菌消毒。
    • 3. 环境影响:
      • 酸雨成因之一: SO2在大气中转化为H2SO4。
      • 空气污染物: 刺激呼吸道,引发疾病。
  • C. 三氧化硫(SO3)与硫酸(H2SO4)

    • 1. 三氧化硫:
      • 性质: 无色固体,易潮解,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 (SO3 + H2O = H2SO4)
    • 2. 硫酸:
      • 浓硫酸的特性:
        • 吸水性: 可做干燥剂 (不能干燥氨气)
        • 脱水性: 使有机物碳化 (如蔗糖变黑)
        • 强氧化性: 与金属反应 (Cu + 2H2SO4(浓) = CuSO4 + SO2↑ + 2H2O);与非金属反应 (C + 2H2SO4(浓) = CO2↑ + 2SO2↑ + 2H2O)
      • 稀硫酸的性质: 具有酸的通性,与金属、碱、盐反应。
      • 硫酸的用途: 重要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等工业。
  • D. 硫的循环与环境保护

    • 硫的来源: 化石燃料燃烧、火山爆发、工业生产排放。
    • 控制SO2排放: 采用低硫燃料、烟气脱硫技术 (如石灰石脱硫)。

II. 氮及其化合物

  • A. 氮元素的存在与性质

    • 1. 存在形式:
      • 游离态: 空气中的主要成分 (N2)
      • 化合态: 蛋白质、硝酸盐
    • 2. 物理性质:
      • 颜色、状态: 无色无味气体
      • 溶解性: 难溶于水
    • 3. 化学性质:
      • 惰性: N≡N键能高,常温下性质稳定
      • 氧化性: 与活泼金属反应 (Mg + N2 → Mg3N2)
      • 放电条件下与氧气反应: N2 + O2 → 2NO
  • B. 氮氧化物(NOx)

    • 1. 一氧化氮(NO):
      • 无色气体,有毒,在空气中易被氧化 (2NO + O2 = 2NO2)
    • 2. 二氧化氮(NO2):
      • 红棕色气体,有毒,易溶于水 (3NO2 + H2O = 2HNO3 + NO)
    • 3. NOx的危害:
      • 空气污染: 光化学烟雾、酸雨
      • 环境危害: 破坏臭氧层
  • C. 氨气(NH3)

    • 1. 物理性质:
      • 颜色、气味: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 密度: 比空气小
      • 溶解性: 极易溶于水 (1体积水溶解约700体积NH3)
    • 2. 化学性质:
      • 与水反应: NH3 + H2O ⇌ NH4+ + OH- (形成弱碱性溶液)
      • 与酸反应: NH3 + HCl = NH4Cl (形成铵盐)
      • 催化氧化: 4NH3 + 5O2 → 4NO + 6H2O (工业制硝酸的基础)
      • 还原性: 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如与CuO反应)
    • 3. 氨水的性质:
      • 弱碱性: 具有碱的通性
      • 易挥发: NH3·H2O ⇌ NH3↑ + H2O
      • 不稳定: 受热易分解
  • D. 硝酸(HNO3)

    • 1. 物理性质:
      • 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
    • 2. 化学性质:
      • 强酸性: 具有酸的通性
      • 强氧化性:
        • 与金属反应:
          • 浓硝酸: 常温下使Fe、Al钝化
          • 稀硝酸: 3Cu + 8HNO3(稀) = 3Cu(NO3)2 + 2NO↑ + 4H2O
        • 与非金属反应: C + 4HNO3(浓) = CO2↑ + 4NO2↑ + 2H2O
    • 3. 硝酸盐:
      • 均易溶于水
  • E. 氮的固定与氮肥

    • 1. 氮的固定:
      • 自然固氮: 豆科植物根瘤菌固氮,闪电固氮
      • 工业固氮: 合成氨 (N2 + 3H2 ⇌ 2NH3)
    • 2. 氮肥:
      • 常见种类: 硝酸铵 (NH4NO3)、尿素 (CO(NH2)2)、氯化铵 (NH4Cl)
      • 铵盐的检验: 加热铵盐与强碱,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NH3)

III. 氯及其化合物

  • A. 氯元素的存在与性质

    • 1. 存在形式:
      • 化合态: NaCl (海水中含量丰富), KCl
    • 2. 物理性质:
      • 颜色、状态: 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有毒
      • 溶解性: 可溶于水 (溶解度不高)
    • 3. 化学性质:
      • 强氧化性:
        • 与金属反应: 2Na + Cl2 → 2NaCl; Cu + Cl2 → CuCl2
        • 与非金属反应: H2 + Cl2 → 2HCl
        • 与水反应: Cl2 + H2O ⇌ HCl + HClO (次氯酸)
  • B. 氯水

    • 1. 成分:
      • Cl2, H2O, HCl, HClO, H+, Cl-, OH-
    • 2. 性质:
      • 黄绿色: Cl2的颜色
      • 漂白性: HClO的强氧化性
      • 酸性: HCl的存在
  • C. 次氯酸(HClO)

    • 1. 不稳定:
      • 易分解: 2HClO → 2HCl + O2
    • 2. 强氧化性:
      • 漂白、消毒
  • D. 氯离子(Cl-)的检验

    • 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AgCl)
  • E. 氯气的用途

    • 自来水消毒
    • 生产盐酸、漂白粉
    • 有机合成

IV. 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 A. 海水提溴
    • 原理: 氧化反应,用氯气将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
    • 流程:
      • 氧化: Cl2 + 2Br- = 2Cl- + Br2
      • 吹出: 用热空气或水蒸气吹出溴单质
      • 吸收: 用SO2吸收溴单质:Br2 + SO2 + 2H2O = H2SO4 + 2HBr
      • 富集: 再用氯气氧化溴化氢,得到浓度较高的溴单质
  • B. 海水提镁
    • 原理: 沉淀反应,利用氢氧化镁的溶解度较小
    • 流程:
      • 沉淀: 向海水中加入石灰乳 (Ca(OH)2)
      • 过滤: 分离氢氧化镁沉淀
      • 溶解: 将氢氧化镁溶于盐酸,得到氯化镁溶液
      • 浓缩、结晶: 得到氯化镁晶体
      • 电解: 电解熔融氯化镁得到金属镁 (MgCl2(熔融) → Mg + Cl2↑)

V. 总结

  • 掌握硫、氮、氯等重要非金属元素的性质、用途及相关化合物的性质和制备。
  • 了解酸雨、光化学烟雾等环境污染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 理解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This outline can be further refined with specific equations and examples as needed.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英五上U2卡通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