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九上第一单元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扣人心弦的史诗与戏剧
一、单元整体认知:
- 主题: 英雄主义、家国情怀、历史反思。
- 文体: 史诗、悲剧、戏剧。
-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与传承、理性思辨、语言运用、审美鉴赏。
- 学习目标:
- 理解史诗和戏剧的特点,掌握相关文学常识。
-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理解人物命运。
- 体会语言的魅力,品味作品的意境和情感。
- 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人文情怀。
-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具体课文分析:
1. 《沁园春·雪》
- 作者: 毛泽东
- 体裁: 词 (豪放词)
- 主旨: 抒发了作者胸怀天下的革命豪情和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乐观精神。
- 意象:
- 雪: 象征着壮丽的山河,也象征着革命的力量。
- 北国风光: 展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景色。
-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历史英雄人物,表达了作者超越历史的雄心壮志。
- 写作手法:
- 气势磅礴: 通过宏大的场景描写和豪迈的语言表达,展现了磅礴的气势。
- 对比: 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进行对比,突出了作者的自信和雄心。
- 抒情议论相结合: 既抒发了作者的感情,又表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 重点语句:
-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自信、豪迈)
-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概括历史,开启下文)
- 延伸思考: 如何理解作者的英雄主义情怀? 这首词的现实意义?
2.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 体裁: 纪念碑文
- 主旨: 缅怀近代以来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牺牲的英雄,表达对他们的崇敬和纪念。
- 内容结构:
- 总起: 宣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 追溯历史: 回顾了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的革命斗争历程。
- 赞颂英雄: 赞颂了人民英雄为国牺牲的伟大精神。
- 展望未来: 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 语言特点:
- 简洁凝练,庄严肃穆。
- 高度概括,充满力量。
- 情感饱满,催人奋进。
- 重点语句:
-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点明英雄的范围和时间)
- 延伸思考: 这篇碑文的价值? 如何理解“人民英雄”?
3. 《纪念白求恩》
- 作者: 毛泽东
- 体裁: 议论文
- 主旨: 赞扬了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精神,号召学习他。
- 论点: 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 论据:
- 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人民抗战。(国际主义精神)
- 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 白求恩医术精湛,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
- 论证方法:
- 举例论证:通过白求恩的事例来证明论点。
- 对比论证:将白求恩与一些自私自利的人进行对比。
- 重点语句:
-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评价标准)
- 延伸思考: 白求恩精神的时代价值? 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这种精神?
4. 《智取生辰纲》
- 作者: 施耐庵 (《水浒传》节选)
- 体裁: 小说
- 主旨: 展现了梁山好汉们为民除害、劫富济贫的英雄形象。
- 人物:
- 杨志: 精明能干,但性格暴躁,疑心重。
- 晁盖、吴用等: 智勇双全,心思缜密,善于利用人性。
- 军汉: 贪图小便宜,缺乏警惕。
- 情节:
- 设局: 晁盖等人巧妙地设下圈套。
- 智取: 通过白胜的酒蒙汗药成功夺取生辰纲。
- 善后: 小心谨慎,不留痕迹。
- 写作手法:
- 细节描写: 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细致的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
- 环境描写: 对黄泥岗的环境描写,烘托了紧张的气氛。
- 对比: 杨志的谨慎与军汉的松懈形成对比。
- 重点情节: 卖酒、喝酒、倒地。
- 延伸思考: 如何评价杨志这个人物? 体现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5. 《威尼斯商人》(节选)
- 作者: 莎士比亚
- 体裁: 戏剧
- 主旨: 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批判了夏洛克的贪婪和残忍,赞扬了鲍西娅的智慧和正义。
- 人物:
- 夏洛克: 贪婪、吝啬、阴险、复仇心切。
- 鲍西娅: 聪明、机智、善良、有正义感。
- 安东尼奥: 慷慨大方,重情重义。
- 情节:
- 立约: 安东尼奥为帮助巴萨尼奥向夏洛克借款,签订了割肉的契约。
- 法庭辩论: 鲍西娅乔装成律师,巧妙地化解了危机。
- 冲突:
- 民族冲突: 犹太人与基督徒之间的矛盾。
- 人性的冲突: 善良与邪恶,正义与贪婪。
- 语言特点:
- 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
- 具有浓郁的诗意和哲理。
- 重点语句:
- “The quality of mercy is not strained.” (慈悲不是出于勉强)
- 延伸思考: 如何理解夏洛克的人物形象? 鲍西娅的辩论体现了怎样的智慧?
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 史诗: 叙述英雄传说或重要历史事件的长篇叙事诗。
- 悲剧: 以主人公与命运的冲突为主题,最终以主人公的失败或死亡告终的戏剧。
- 戏剧: 供舞台演出的艺术形式,通过对话、动作等展现故事情节。
- 人物分析方法: 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结合人物所处的环境和事件,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 作品主题的把握: 通过分析作品的情节、人物、语言等,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主题意义。
四、单元写作提示:
- 人物描写: 运用多种描写方法,突出人物的特点。
- 情节设置: 合理安排情节,使故事引人入胜。
- 主题表达: 通过人物和情节来表达主题,使主题更加深刻。
五、思维拓展:
- 比较阅读: 将单元内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异同。
- 联系实际: 将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思考其现实意义。
- 拓展阅读: 阅读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其他作品,扩大知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