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思维导图
《一年级数学下思维导图》
一、 认识图形
1. 平面图形
- 1.1.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椭圆
- 1.1.1. 辨认形状:能够从多种图形中准确辨认出目标图形。
- 1.1.2. 描述特征:
- 1.1.2.1. 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 1.1.2.2. 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 1.1.2.3. 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
- 1.1.2.4. 圆:没有角,弯曲的边。
- 1.1.2.5. 椭圆:类似于拉长的圆。
- 1.1.3. 绘制图形:能够用工具或徒手绘制简单图形。
- 1.2.1. 用不同的图形拼成新的图形:例如,用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1.2.2. 拆分图形:将复杂图形拆分成简单的图形。
- 1.2.3. 空间想象能力培养:通过拼组锻炼空间想象能力。
2. 立体图形 (初步感知)
- 2.1.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 2.1.1. 辨认形状:能够从多种物体中准确辨认出目标立体图形。
- 2.1.2. 描述特征:
- 2.1.2.1. 长方体:有六个面,相对的面相同。
- 2.1.2.2. 正方体:六个面都是正方形。
- 2.1.2.3. 圆柱:上下两个底面是圆形,侧面是曲面。
- 2.1.2.4. 球:没有棱角,能向各个方向滚动。
二、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 口算
- 1.1. 掌握退位减法的基本方法:
- 1.1.1. 破十法:将十几分成十和几,先算10减几,再算剩下的加上几。例如:13-8 = 10-8+3 = 5
- 1.1.2. 平十法:将减数分成两个数,先减第一个数使被减数变成10,再减第二个数。 例如:13-8 = 13-3-5 = 5
- 1.1.3. 想加算减:利用加法算式来计算减法。例如:因为 8+5=13,所以 13-8=5
- 1.2. 提高口算速度和准确率:通过大量的练习,熟练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
- 1.3. 运用退位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解决问题
- 2.1. 理解题意:能够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 2.2. 列式计算:根据题意列出正确的减法算式。
- 2.3. 写答语:完整地回答问题。
- 2.4. 常见的题型:
- 2.4.1. “一共”类型的问题。
- 2.4.2. “还剩”类型的问题。
- 2.4.3. “相差”类型的问题。
三、 100以内数的认识
1. 数数
- 1.1. 能数出100以内的数:一个一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
- 1.2. 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
- 1.3. 理解数位的意义:
- 1.3.1. 个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
- 1.3.2. 十位:从右边起第二位是十位。
2. 读数和写数
- 2.1. 读数:从高位读起,十位上的数读作几十,个位上的数读作几。
- 2.2. 写数:从高位写起,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
- 2.3. 0的意义:
- 2.3.1. 表示没有:例如,盘子里一个苹果也没有,可以用0表示。
- 2.3.2. 占位:例如,30中的0表示个位上没有数,起占位作用。
3. 数的大小比较
- 3.1. 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
- 3.2. 位数相同时:从高位比起,高位上的数大的数就大;如果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直到比较出大小。
4.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 4.1. 理解算理:例如,30+5表示3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就是35。
- 4.2. 熟练计算:能够快速准确地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 4.3. 解决实际问题。
四、 认识人民币
1.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 1.1.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1角、5角,1分、2分、5分。
- 1.2. 了解人民币的用途:可以用来购买商品。
- 1.3. 爱护人民币,不乱涂乱画。
2. 人民币的换算
- 2.1. 1元=10角
- 2.2. 1角=10分
- 2.3. 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例如,2元=( )角, 30角=( )元。
3. 简单的计算
- 3.1. 简单的加减法:例如,一个文具盒5元,一支笔2元,一共需要多少钱?
五、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 口算
- 1.1.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 1.2.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不退位)。
- 1.3.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不退位)。
- 1.4. 掌握计算方法,提高口算速度和准确率。
2. 笔算 (初步感知)
3. 解决问题
- 3.1. 理解题意:能够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 3.2. 列式计算:根据题意列出正确的加法或减法算式。
- 3.3. 写答语:完整地回答问题。
- 3.4. 常见的题型:
- 3.4.1. “一共”类型的问题。
- 3.4.2. “还剩”类型的问题。
- 3.4.3. “比…多/少”类型的问题。
六、 认识时间 (初步感知)
1. 认识钟面
- 1.1. 认识时针和分针。
- 1.2. 认识钟面上的数字:1-12。
- 1.3. 了解钟面上的大格和小格。
2. 认识整时
3. 简单的时间概念
七、 找规律
1. 图形的变化规律
- 1.1. 观察图形的排列规律。
- 1.2. 根据规律进行填补或续画。
- 1.3. 常见的规律:重复规律、递增规律、递减规律。
2. 数字的变化规律
- 2.1. 观察数字的排列规律。
- 2.2. 根据规律进行填补或续写。
- 2.3. 常见的规律: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简单形式)。
八、 总复习
1. 知识点回顾
2. 综合练习
3. 考试技巧
- 3.1. 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
- 3.2. 仔细计算,避免粗心大意。
- 3.3. 检查答案,确保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