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思维导图
《内科学思维导图》
一、概述
1.1 定义
- 内科学:研究内科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学科。
1.2 学习方法
- 系统性:构建知识体系,理解各系统疾病之间的联系。
- 整体性:从整体角度看待疾病,关注全身表现。
- 逻辑性:运用临床思维,分析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 实践性:参与临床实践,积累经验,提升诊疗能力。
1.3 重要性
- 临床医学的基础:为其他临床学科提供理论基础。
- 疾病诊疗的核心:掌握内科疾病的诊疗原则和方法。
- 医学发展的动力:推动医学科学的进步。
二、常见症状与体征
2.1 发热
- 类型:
- 病因:
- 伴随症状:寒战、出汗、皮疹、关节痛等。
2.2 咳嗽
- 类型:干咳、湿咳
- 伴随症状:咳痰(颜色、性状、量)、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
- 常见病因: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肺癌等。
2.3 呼吸困难
- 类型:
- 病因:
- 呼吸系统疾病
- 心血管疾病
- 神经肌肉疾病
- 其他:贫血、代谢性酸中毒等。
- 常见伴随症状:紫绀、喘息、胸痛等。
2.4 胸痛
- 性质:
- 部位:胸骨后、心前区、肋间等。
- 诱发因素:活动、呼吸、咳嗽等。
- 常见病因:
- 伴随症状:呼吸困难、心悸、出汗、恶心呕吐等。
2.5 水肿
- 类型:
- 病因:
- 心源性水肿
- 肾源性水肿
- 肝源性水肿
- 营养不良性水肿
- 特发性水肿
- 伴随症状:尿量减少、体重增加、呼吸困难等。
三、常见系统疾病
3.1 呼吸系统疾病
- 感染性疾病: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 支气管哮喘
- 肺癌
- 胸膜疾病:
- 呼吸衰竭
3.2 循环系统疾病
- 高血压
- 冠心病:
- 心力衰竭
- 心律失常
- 瓣膜性心脏病
- 心肌病
- 感染性心内膜炎
3.3 消化系统疾病
- 食管疾病:
- 胃炎、消化性溃疡
- 肝硬化
- 肝癌
- 胆囊炎、胆石症
- 胰腺炎
- 炎症性肠病(IBD):
- 肠梗阻
3.4 泌尿系统疾病
- 肾小球肾炎
- 肾病综合征
- 急慢性肾功能衰竭
- 尿路感染
- 肾结石
- 肾肿瘤
3.5 内分泌系统疾病
- 糖尿病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
- 库欣综合征
- 艾迪生病
3.6 血液系统疾病
3.7 风湿免疫系统疾病
- 类风湿关节炎
- 系统性红斑狼疮
- 系统性硬化症
- 干燥综合征
- 血管炎
3.8 神经系统疾病
- 脑血管疾病:
- 帕金森病
- 阿尔茨海默病
- 多发性硬化
- 癫痫
- 周围神经病
四、诊断方法
4.1 病史采集
4.2 体格检查
- 一般情况:神志、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 各系统检查:
4.3 辅助检查
-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
- 尿常规
- 粪便常规
- 肝功能
- 肾功能
- 血糖
- 血脂
- 肿瘤标志物
- 免疫学检查
- 影像学检查:
- 心电图(ECG)
- 脑电图(EEG)
- 内镜检查:
五、治疗原则
5.1 病因治疗
5.2 对症治疗
- 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如解热、止痛、止咳等。
5.3 支持治疗
5.4 康复治疗
六、预防
6.1 一级预防
6.2 二级预防
6.3 三级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