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除法思维导图

《二年级数学除法思维导图》

一、除法的意义

  • 概念定义: 将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一份是多少,或者求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
  • 关键词语: 平均分、每份、包含、里面有、分成几份。
  • 与乘法的关系: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可以通过乘法口诀来计算除法。
  • 实际例子:
    • 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个苹果?
    • 20里面有几个5?
  • 除法算式:
    • 被除数 ÷ 除数 = 商
    • 例如:12 ÷ 3 = 4, 其中12是被除数,3是除数,4是商。
  • 特殊情况:
    • 任何数除以1都等于它本身。
    • 0不能做除数。

二、除法的计算

  • 方法一:平均分
    • 适用范围: 数据较小,容易直接操作的情况。
    • 操作方法: 通过实物操作(如分小棒、分糖果)或画图的方式,将物品平均分成指定的份数,然后数出每份的数量。
    • 注意事项: 确保每一份的数量相同。
  • 方法二:减法
    • 适用范围: 求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情况。
    • 操作方法: 从被除数中连续减去除数,直到结果为0或小于除数,减的次数就是商。
    • 注意事项: 适用于被除数较小,除数较大的情况,否则计算过程繁琐。
  • 方法三:乘法口诀
    • 适用范围: 除数在乘法口诀范围内。
    • 操作方法: 根据除数,寻找乘法口诀中与被除数相关的口诀,找出另一个乘数即为商。
    • 例如: 计算18 ÷ 3 = ?,思考:三( )十八,括号里填六,所以18 ÷ 3 = 6。
  • 方法四:竖式计算(初步认识)
    • 初步介绍: 为后续学习打基础,简单了解竖式的书写格式。
    • 基本步骤:
      1. 写出被除数、除数和除号的竖式形式。
      2. 从高位开始试商。
      3. 将被除数对应位数乘以商,写在被除数下方。
      4. 相减,得到余数。
      5. 余数要比除数小。
    • 注意事项: 重点是理解商的含义和书写位置,不必过于强调计算的熟练度。

三、除法的应用

  • 解决平均分问题:
    • 题型特点: 出现“平均分”、“每份”等关键词。
    • 解题思路: 确定总数和份数,用总数除以份数,求每份的数量。
    • 例子: 15个气球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个气球? 算式:15 ÷ 5 = 3(个)
  • 解决包含除问题:
    • 题型特点: 出现“里面有”、“能分成几个”等关键词。
    • 解题思路: 确定总数和每份的数量,用总数除以每份的数量,求能分成几份。
    • 例子: 24个苹果,每6个装一盒,可以装几盒? 算式:24 ÷ 6 = 4(盒)
  • 解决与乘法相关的除法问题:
    • 题型特点: 需要先进行乘法运算,再进行除法运算。
    • 解题思路: 先根据乘法计算出总数,再根据除法的意义进行计算。
    • 例子: 3个小朋友,每人有4本书,一共有多少本书?把这些书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本? 算式:3 × 4 = 12(本), 12 ÷ 6 = 2(本)
  • 生活中的除法:
    • 举例: 分水果、分糖果、分小组、分配任务等。
    • 引导: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除法的例子,体会除法的实际应用价值。

四、余数除法(初步认识)

  • 余数的概念: 除法计算中,如果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数就是余数。
  • 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 余数除法算式: 被除数 ÷ 除数 = 商 … 余数
  • 例子: 17 ÷ 5 = 3 … 2, 其中2是余数。
  • 应用:
    • 简单应用: 知道总数和每份数量,求分了多少份,还剩下多少。
    • 例如: 10个苹果,每3个装一袋,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 算式:10 ÷ 3 = 3(袋)… 1(个)

五、易错点

  • 除数是0: 强调0不能做除数,理解其数学意义。
  • 单位名称: 正确书写单位名称,区分求份数和求每份数的单位名称。
  • 混淆乘法和除法: 认真审题,理解题意,判断是求总数还是求份数或每份数。
  • 余数大于除数: 提醒学生检查计算结果,确保余数小于除数。
  • 忘记写余数: 对于有余数的除法,一定要写上余数。

六、练习与巩固

  • 口算练习: 20以内除法口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 应用题练习: 各种类型的除法应用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游戏: 通过游戏的方式,提高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 实物操作: 利用小棒、糖果等实物进行操作,加深对除法意义的理解。

七、总结与拓展

  • 总结: 复习除法的意义、计算方法和应用,强调重点和难点。
  • 拓展: 介绍更复杂的除法计算方法,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 鼓励: 鼓励学生多练习,多思考,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中国神话故事 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