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一思维导图
《政治必修一思维导图》
一、经济生活
1. 生产与消费
1.1. 生产
1.1.1. 生产的决定作用
- 决定消费的对象
- 决定消费的方式
- 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 为消费创造动力
1.1.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 生产力:指人们改造自然、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
- 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 核心要素:科学技术
- 生产关系: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 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产品分配方式
1.1.3. 社会再生产
- 概念: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环环相扣
- 核心环节:生产
- 目的:扩大再生产
1.2. 消费
1.2.1. 消费及其类型
- 含义:利用产品和服务来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经济活动
- 类型
- 按目的: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 按对象:有形商品消费、劳务消费
- 按交易方式: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1.2.2. 影响消费的因素
- 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 其他因素:消费心理、消费观念、商品质量、广告、环境等
1.2.3. 消费的原则
-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2. 生产、劳动与经营
2.1. 多种所有制形式
2.1.1. 公有制经济
- 地位:主体地位
- 组成: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 国有经济
- 主导作用: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国民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 体现:体现在控制力上
- 集体经济
- 重要组成部分
- 特点:共同劳动、共同积累、共同分配
- 优势: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发展农村经济
2.1.2. 非公有制经济
- 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 作用: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推动经济发展
2.2. 企业与劳动者
2.2.1. 公司的经营与发展
- 公司: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经济组织
- 组织形式: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 目标:提高经济效益
- 手段: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诚信经营
- 企业家的作用:是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对企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2.2. 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
- 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权、取得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权、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权、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权、提请劳动争议处理权
- 义务: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2.3. 投资理财的选择
2.3.1. 储蓄存款
- 优点:安全可靠,收益稳定,流动性强
- 类型:活期存款、定期存款
2.3.2. 股票
2.3.3. 债券
- 风险相对较低,收益稳定
- 是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等发行的借款凭证
2.3.4. 保险
2.3.5. 其他投资方式
3. 收入与分配
3.1. 分配制度
3.1.1. 按劳分配
- 地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体分配方式
- 含义: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
- 意义: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3.1.2.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包括: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按资本分配、按知识产权分配等
- 意义: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促进经济发展
3.2. 促进社会公平,共享发展成果
3.2.1. 收入差距的客观存在
3.2.2. 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 措施:
-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 加强税收、社会保障等调节
- 发挥慈善事业等作用
- 大力发展教育,促进就业
-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二、市场经济
1.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1.1. 市场调节
1.1.1. 含义及优点
- 含义:通过市场供求、价格等因素的变动,自发地调节资源配置
- 优点:
- 能够及时反映供求变化,价格信号灵敏
- 能够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 能够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
1.1.2. 缺陷
1.2. 市场秩序
1.2.1. 市场规则
1.2.2. 维护市场秩序
- 必要性: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 措施:
- 加强法制建设
- 提高市场参与者的道德素质
- 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2.1.1.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2.1.2. 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2.1.3. 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2.2. 宏观调控
2.2.1. 含义与必要性
- 含义: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 必要性: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保持经济健康发展
2.2.2. 手段
- 经济手段: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 法律手段:如经济立法、经济执法
- 行政手段:如行政命令、行政干预
三、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1. 经济全球化
1.1. 表现
1.1.1. 生产全球化
1.1.2. 贸易全球化
1.1.3. 资本全球化
1.2. 影响
1.2.1. 积极影响
- 促进了资源优化配置
- 促进了技术进步和创新
- 促进了经济发展
1.2.2. 消极影响
2. 对外开放
2.1. 我国对外开放的意义
2.1.1. 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
2.1.2. 有利于参与国际分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2.1.3. 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2.2. 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2.2.1. 引进来
2.2.2. 走出去
2.3.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
2.3.1. 参与国际经济组织
- 如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
2.3.2.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