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思维导图》
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
1.1 无机物
1.1.1 水
- 存在形式:自由水、结合水
- 作用:
- 重要溶剂
- 参与化学反应(如光合作用、水解反应)
- 维持细胞形态
- 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 含量:细胞含量最高,不同细胞含量不同
1.1.2 无机盐
- 存在形式:离子
- 作用:
- 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 参与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如Fe²+构成血红蛋白,Mg²+构成叶绿素)
- 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1.2 有机物
1.2.1 糖类
- 1. 单糖
- 组成元素:C、H、O
- 种类: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脱氧核糖等
- 功能:
- 葡萄糖: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 核糖、脱氧核糖:RNA和DNA的组成成分
- 2. 二糖
- 组成元素:C、H、O
- 种类:蔗糖、麦芽糖、乳糖等
- 功能:提供能量
- 3. 多糖
- 组成元素:C、H、O
- 种类:淀粉、纤维素、糖原
- 功能:
- 淀粉:植物细胞储能物质
- 糖原:动物细胞储能物质(肝糖原、肌糖原)
- 纤维素: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1.2.2 脂质
- 1. 脂肪
- 组成元素:C、H、O(含量较低)
- 结构:甘油 + 脂肪酸
- 功能:储能、保温、保护内脏器官、参与新陈代谢
- 2. 磷脂
- 组成元素:C、H、O、N、P
- 结构:甘油、脂肪酸、磷酸、胆碱
- 功能: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 3. 固醇
- 组成元素:C、H、O
- 种类: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 功能:
- 胆固醇: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 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
- 维生素D:促进钙、磷的吸收
1.2.3 蛋白质
- 组成元素:C、H、O、N (有的含有S、P)
- 基本单位:氨基酸
- 氨基酸种类:20种
- 氨基酸结构特点:
- 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 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 还有一个R基
- 肽键:-CO-NH-
- 蛋白质结构层次:
- 一级结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
- 二级结构:α-螺旋、β-折叠
- 三级结构:二级结构的进一步折叠和盘曲
- 四级结构:多肽链的组合
- 蛋白质功能:
- 结构蛋白(如:肌肉蛋白)
- 运输蛋白(如:血红蛋白)
- 催化作用(酶)
- 免疫作用(抗体)
- 调节作用(胰岛素)
- 运动(肌动蛋白)
1.2.4 核酸
- 组成元素:C、H、O、N、P
- 基本单位:核苷酸
- 核苷酸的组成:
- 五碳糖(脱氧核糖或核糖)
- 磷酸
- 含氮碱基 (A、T、C、G 或 A、U、C、G)
- 核酸种类:
- DNA(脱氧核糖核酸)
- 存在场所:主要在细胞核,少量在线粒体、叶绿体
- 功能: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 特点:双螺旋结构,具有稳定性
- RNA(核糖核酸)
- 存在场所:主要在细胞质
- 种类:mRNA、tRNA、rRNA
- 功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 DNA(脱氧核糖核酸)
二、 细胞的结构
2.1 细胞膜系统
2.1.1 细胞膜
- 成分:脂质(主要是磷脂)、蛋白质、少量糖类
- 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都可以运动)
- 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
- 功能:
-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1.2 细胞器膜
- 包括: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溶酶体膜、线粒体膜、叶绿体膜等
- 功能:将细胞分成不同的区室,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2.1.3 核膜
- 功能:将细胞核与细胞质分隔开
- 结构:双层膜,具有核孔
2.2 细胞质
2.2.1 细胞质基质
- 成分: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多种酶
- 功能: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2.2.2 细胞器
-
1. 线粒体
- 结构:双层膜结构,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
- 功能: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的“动力工厂”
- 特点:含有少量DNA和RNA
-
2. 叶绿体
- 结构:双层膜结构,内部有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
- 功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细胞的“能量转换站”
- 特点:含有少量DNA和RNA
-
3. 内质网
- 结构:单层膜构成的网络结构
- 种类:粗面内质网(附着核糖体)、滑面内质网
- 功能:蛋白质的合成、加工、运输;脂质的合成场所
-
4. 高尔基体
- 结构: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
- 功能:蛋白质的加工、分类、包装和运输;参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
-
5. 核糖体
- 结构:无膜结构
- 功能: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
6. 溶酶体
- 结构:单层膜结构的囊状结构
- 功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入侵的病毒或细菌
-
7. 中心体
- 结构:无膜结构
- 功能: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
8. 液泡(植物细胞)
- 结构:单层膜结构的囊状结构
- 功能:调节细胞内的渗透压,储存营养物质和色素
2.3 细胞核
- 结构:
- 核膜:双层膜,具有核孔
- 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 染色质(染色体):DNA + 蛋白质
- 功能:遗传信息的储存场所,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三、 细胞的生命历程
3.1 细胞的生长、分裂与分化
- 1. 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
- 2. 细胞分裂:细胞数目增多
- 有丝分裂:体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
- 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的方式
- 3. 细胞分化: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 本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2 细胞的衰老与凋亡
- 1. 细胞衰老
- 特征:细胞内水分减少、酶的活性降低、色素积累、呼吸速率减慢
- 2. 细胞凋亡
- 概念: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 意义:清除体内衰老、损伤的细胞,维持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3.3 细胞的癌变
- 1. 癌变的原因:
- 内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 外因: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
- 2. 癌细胞的特征:
- 无限增殖
- 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 细胞表面发生变化,容易扩散和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