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思维导图简单又漂亮

《三年级数学思维导图简单又漂亮》

三年级数学的学习内容逐渐深入,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知识点,建立知识框架,提高学习效率。下面将针对三年级数学的主要内容,构建几个简单又漂亮的思维导图,并详细讲解其运用。

一、 四则运算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 四则运算

一级分支:

  • 加法:

    • 二级分支:
      • 意义: 合并两个或多个数。
      • 性质: 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
      • 竖式计算: 注意数位对齐,进位。
      • 应用题: 求总数,求和。
    • 三级分支(应用题):
      • 关键词: 一共、总共、合计
      • 例题: 小明有15个苹果,小红有12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 减法:

    • 二级分支:
      • 意义: 从一个数中去掉一部分。
      • 性质: 减法的性质(a-b-c=a-(b+c))。
      • 竖式计算: 注意数位对齐,退位。
      • 应用题: 求剩余,求差。
    • 三级分支(应用题):
      • 关键词: 剩下、还剩、相差、比...多/少
      • 例题: 小明有20个苹果,吃了8个,还剩多少个苹果?
  • 乘法:

    • 二级分支:
      • 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 口诀: 熟练背诵乘法口诀。
      • 竖式计算: 注意进位,数位对齐。
      • 应用题: 求总数,求倍数。
    • 三级分支(应用题):
      • 关键词: 几个几、一共、总共
      • 例题: 一盒饼干有12块,买了3盒,一共有多少块饼干?
  • 除法:

    • 二级分支:
      • 意义: 将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 口诀: 利用乘法口诀进行除法计算。
      • 竖式计算: 注意余数要小于除数。
      • 应用题: 平均分,求份数。
    • 三级分支(应用题):
      • 关键词: 平均、每份、分给
      • 例题: 有24块糖,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块糖?

思维导图应用:

  • 复习巩固四则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 通过关键词帮助学生识别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
  • 帮助学生理解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之间的联系。

二、 图形与几何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 图形与几何

一级分支:

  • 周长:

    • 二级分支:
      • 概念: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 长方形周长: (长+宽)×2
      • 正方形周长: 边长×4
      • 测量: 用尺子或卷尺测量。
      • 应用题: 计算篱笆长度,跑道长度等。
    • 三级分支(应用题):
      • 关键词: 一周、围...一圈
      • 例题: 一个长方形长8厘米,宽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 面积:

    • 二级分支:
      • 概念: 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 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cm²),平方分米(dm²),平方米(m²)。
      • 长方形面积: 长×宽
      • 正方形面积: 边长×边长
      • 测量: 用面积单位进行测量。
      • 应用题: 计算地砖数量,房间面积等。
    • 三级分支(应用题):
      • 关键词: 表面、大小
      • 例题: 一个长方形长10米,宽6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 图形的认识:

    • 二级分支:
      • 四边形: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 特征: 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 辨认: 通过观察和比较辨认图形。

思维导图应用:

  • 帮助学生区分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
  •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 时间与测量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 时间与测量

一级分支:

  • 时间:

    • 二级分支:
      • 单位: 秒(s),分(min),时(h),日(d),月(m),年(y)。
      • 换算: 1分=60秒,1时=60分,1日=24时。
      • 时间计算: 计算经过的时间。
      • 应用题: 计算上学路上的时间,完成作业的时间等。
    • 三级分支(应用题):
      • 关键词: 经过、开始、结束
      • 例题: 小明早上7:30开始上学,8:00到达学校,他用了多长时间?
  • 长度测量:

    • 二级分支:
      • 单位: 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
      • 换算: 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千米=1000米。
      • 测量工具: 尺子,卷尺。
      • 估算: 培养估算能力。
      • 应用题: 测量身高,计算距离等。
    • 三级分支(应用题):
      • 关键词: 长、宽、高、距离
      • 例题: 一张桌子长120厘米,宽80厘米,它的长度是多少米?
  • 质量测量:

    • 二级分支:
      • 单位: 克(g),千克(kg),吨(t)。
      • 换算: 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
      • 测量工具: 秤。
      • 应用题: 计算购物重量,运输货物重量等。
    • 三级分支(应用题):
      • 关键词: 重、轻
      • 例题: 一袋大米重25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思维导图应用:

  • 帮助学生掌握常用的时间、长度和质量单位。
  • 能够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估算能力。

美化思维导图的技巧:

  • 使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不同的分支。
  • 使用图标或简单的图形来表示关键概念。
  • 调整分支的布局,使其美观整洁。
  • 使用手绘或思维导图软件,增加趣味性。

通过以上思维导图,三年级学生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数学知识,并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 记住,思维导图的重点在于梳理知识结构,并帮助理解, 因此,要根据个人的学习习惯和理解方式进行调整和完善,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请以animals为主题画一张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