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思维导图地理
- 地理位置
- 中国内陆腹地,战略地位重要
- 连接中国东部与中亚、西亚及欧洲的桥梁
- 邻国众多: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部分)、巴基斯坦(部分)、印度(部分)
- 地形地貌
- 多样性显著:集高原、盆地、山脉、沙漠于一体
- 主要高原:
- 黄土高原(西部边缘):地势切割强烈,水土流失严重
- 青藏高原(东北部):高寒,地势高峻
- 主要盆地:
- 塔里木盆地(新疆南部):中国最大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
- 准噶尔盆地(新疆北部):中国第二大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 柴达木盆地(青海):高海拔内陆盆地,多盐湖
- 主要山脉:
- 昆仑山:位于新疆与西藏之间,西部最高
- 天山:横贯新疆中部,分隔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
- 祁连山:位于青海与甘肃之间,重要的气候分界线
- 阿尔泰山:位于新疆北部,与蒙古、俄罗斯交界
- 秦岭(西部):分隔中国南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
- 六盘山:宁夏南部
- 主要沙漠:
- 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国最大沙漠
-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国第二大沙漠
- 特殊地貌:
- 雅丹地貌、丹霞地貌(部分地区)
- 戈壁滩
- 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以北,重要的绿洲和交通通道
- 气候特征
- 典型: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
- 表现:
- 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 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均大
- 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
- 极端天气多发:风沙、干旱、寒潮
- 区域差异:
- 新疆北部相对湿润,冬季寒冷漫长
- 青藏高原边缘地带高寒
- 黄土高原区相对湿润(与腹地相比)
- 河流湖泊
- 以内流河为主:
- 塔里木河:中国最长内流河,流经塔里木盆地
- 其他: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的河流,部分流经新疆)、伊犁河(注入巴尔喀什湖)
- 外流河:
- 黄河(上游):流经甘肃、宁夏,水力资源丰富,泥沙含量大(黄土高原段)
- 河流补给来源:
- 冰川和高山积雪融水(对内流河尤为重要)
- 山地降水
- 地下水
- 主要湖泊:
- 青海湖:中国最大内陆咸水湖
- 博斯腾湖:中国最大内陆淡水湖(位于新疆)
- 众多盐湖(柴达木盆地)
- 玛纳斯湖、艾比湖(干涸或萎缩)
- 湿地: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湖泊周围和山间盆地绿洲边缘
- 自然资源
- 能源矿产富集:
- 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新疆、陕甘宁盆地,是中国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
- 煤炭:陕西北部、宁夏、新疆均有大型煤田
- 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种类多,储量大,如金、铜、铅锌、钾盐(柴达木盆地)等
- 太阳能和风能资源:潜力巨大,是发展新能源的重要区域
- 水资源:总量少,时空分布不均,是区域发展的最主要限制因素
- 土地资源:以草原、荒漠为主,宜耕地集中在绿洲和河谷地区
- 生态环境问题
- 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最突出、最严重的生态问题,面积广大且仍在发展
- 水资源短缺:加剧干旱,影响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
- 土壤侵蚀:黄土高原区的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
- 草原退化和沙化: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垦导致
- 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脆弱,物种生存压力大
- 盐渍化:绿洲灌溉区易发生
- 人文地理与区域发展(与地理要素紧密相关)
- 人口分布:极度不均衡,高度集中在绿洲、河谷平原、灌溉水源附近
- 城市分布:主要沿河流(如黄河)、交通线(如陇海线、兰新线)和绿洲分布,如西安、兰州、银川、西宁、乌鲁木齐
- 交通: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核心区,现代铁路、公路网逐步完善,连接东西部经济带
- 经济结构:以第一产业(绿洲农业、畜牧业)和第二产业(能源矿产开发及相关加工业)为主,第三产业相对薄弱
- 战略地位:中国向西开放的前沿,“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区域,维护边疆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区域
- 民族构成:多民族聚居,文化多样性丰富,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藏族等
- 行政区划(通常包含的省区)
- 陕西省(Shaanxi)
- 甘肃省(Gansu)
- 青海省(Qinghai)
- 宁夏回族自治区(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Xinjiang Uyghur Autonomous Region)

西北思维导图地理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