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思维导图地理

《陕西思维导图地理》

一、 地理位置与范围

1. 经纬度位置

  • 大致位于:东经107°49′~110°15′,北纬31°42′~39°35′之间。
    • 相对位置:地处中国内陆腹地,连接东西,沟通南北。

2. 行政区划

  • 省会:西安市。
    • 地级市:10个,包括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延安、榆林、汉中、安康、商洛。
    • 县级行政区:107个。

3. 地理位置重要性

  • 连接西北与华北、华中地区的重要枢纽。
    •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
    • 重要的战略腹地。

二、 地形地貌

1. 地貌类型多样

  • 复杂性:由北向南,依次分布着高原、山地、平原等地貌类型。
    • 多样性:既有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又有秦岭山脉的巍峨雄壮,还有关中平原的沃野千里。

2. 主要地形单元

  • 陕北黄土高原
    • 特征:千沟万壑,地形破碎,水土流失严重。
    • 成因:长期风力侵蚀和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
    • 主要河流:黄河及其支流。
      • 关中平原
    • 特征: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 成因:渭河及其支流冲积形成的平原。
    • 重要性:陕西省主要的农业区,也是人口最密集的地区。
      • 秦岭山脉
    • 特征:东西走向,山势陡峭,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 作用:
      • 阻挡南下冷空气,使关中地区气候相对温暖。
      • 涵养水源,是长江和黄河的重要分水岭。
      • 生物多样性丰富,是重要的生态屏障。
        • 陕南山地
    • 特征:山峦起伏,森林茂密,河流众多。
    • 类型:包括巴山山地、汉中盆地等。
    • 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水力资源丰富。

3. 地形对经济的影响

  • 陕北黄土高原:限制了农业发展,但有利于能源开发(煤炭、石油、天然气)。
    • 关中平原:农业发达,是重要的粮食产区,有利于人口集聚和城市发展。
    • 秦岭山脉:限制了交通,但有利于旅游业发展,保护了生态环境。
    • 陕南山地:限制了农业发展和交通,但有利于矿产开发和林业发展。

三、 气候特征

1. 气候类型

  • 复杂多样:由于地跨多个纬度带,且受地形影响,气候类型多样。
    • 南北差异
      • 陕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
      • 关中: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
      • 陕南:北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较多。

2. 主要气候特征

  • 降水:降水由北向南递增。
    • 气温:气温由北向南递增,垂直变化显著。
    • 季风:受东亚季风影响,夏季多东南风,带来降水。
    • 干旱:陕北地区干旱半干旱气候显著。

3. 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 关中平原:适宜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
    • 陕南地区:适宜种植水稻、茶叶等作物。
    • 陕北地区:降水较少,易发生旱灾,需要发展节水农业。

四、 水文特征

1. 主要河流

  • 黄河:流经陕北地区,是陕西省重要的水源。
    • 渭河:关中平原的母亲河,灌溉、航运价值高。
    • 汉江:陕南地区的重要河流,注入长江。

2. 水资源分布

  • 不均:水资源分布不均,陕北地区水资源匮乏,陕南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
    • 利用:陕南水力资源丰富,陕北水资源利用率高。

3. 水资源问题

  • 水土流失:陕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流含沙量高。
    • 水污染:部分地区水污染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
    • 水资源短缺:陕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制约了经济发展。

五、 资源与产业

1. 矿产资源

  • 能源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陕北地区。
    • 金属矿产: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等,主要分布在陕南地区。
    • 非金属矿产:石灰石、石英砂等。

2. 农业

  • 主要作物:小麦、玉米、水稻、棉花、油菜等。
    • 特色农业:苹果、红枣、猕猴桃等。
    • 分布:关中平原是主要的粮食产区,陕南地区是茶叶、中药材产区,陕北地区是畜牧业区。

3. 工业

  • 重工业:以能源化工、机械制造为主,主要分布在西安、咸阳、渭南等地。
    • 轻工业: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
    • 高新技术产业: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为主,主要集中在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 旅游业

  • 历史文化:秦始皇兵马俑、古城墙、大雁塔等。
    • 自然风光:华山、壶口瀑布、太白山等。
    • 红色旅游:延安革命纪念地等。

六、 区域发展

1. 陕北地区

  • 优势:能源资源丰富。
    • 劣势: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 发展方向:发展能源化工产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改善基础设施。

2. 关中地区

  • 优势: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科教实力雄厚。
    • 劣势:资源相对匮乏,环境污染较重。
    • 发展方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环境保护。

3. 陕南地区

  • 优势:生态环境良好,矿产资源丰富。
    • 劣势: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 发展方向:发展生态旅游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农业。

七、 未来发展趋势

1. 城乡差距

  • 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现代化。

2. 产业升级

  •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提高产业竞争力。

3. 生态保护

  •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防治环境污染。
    •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4. 交通建设

  • 完善交通网络,提高区域通达性。
    • 加快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考研护理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