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思维导图地理
-
位置
- 中国南部沿海
- 珠江口以东
- 北接广东省深圳市
- 隔海与澳门相望
- 位于亚洲大陆东南边缘
- 具体经纬度范围 (例如: 北纬22°08′~22°35′, 东经113°48′~114°31′)
-
地形地貌
- 以山地、丘陵为主
- 平地较少,主要分布在冲积平原和填海区
- 最高峰:大帽山 (海拔957米)
- 海岸线曲折,多海湾、岬角
- 岛屿众多 (超过260个岛屿)
- 主要陆地组成:
- 香港岛 (港岛)
- 九龙半岛
- 新界大陆部分
- 离岛 (如大屿山、长洲、南丫岛等)
- 填海造地:显著改变了海岸线和陆地面积,用于发展城市和基础设施
-
气候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四季分明但不极端
- 夏季 (5-9月):炎热、潮湿、多雨,受西南季风影响
- 秋季 (9-11月):阳光充沛、干爽、舒适
- 冬季 (12-2月):清凉、干燥、有时受东北季风影响气温下降
- 春季 (3-4月):温暖、潮湿、有时有雾
- 雨量充沛,主要集中在夏季
- 台风 (热带气旋) 季节 (5-11月),可能带来强风暴雨
-
水文
- 自然淡水资源有限
- 主要水源依赖广东省东江输水
- 有多个水塘 (水库) 用于储存淡水,如万宜水库、船湾淡水湖
- 海岸水域:
- 受珠江冲积物影响
- 潮汐现象
- 水流复杂
-
行政区划 (地理分布角度)
- 主要按地理区域划分
- 香港岛:中西区、湾仔区、东区、南区
- 九龙:油尖旺区、深水埗区、九龙城区、黄大仙区、观塘区
- 新界:北区、大埔区、沙田区、西贡区、荃湾区、屯门区、元朗区、葵青区、离岛区
- 这些区划与地形、开发程度、人口分布有紧密关联
-
人文地理 (与自然地理关联)
- 人口密度极高,尤其在狭窄的平地区域
- 主要城市区域集中在维多利亚港两岸 (中环、尖沙咀、铜锣湾、旺角等)
- 交通网络发达,应对复杂地形和密集人口需求 (港铁、公路、隧道、桥梁)
- 土地利用:高度城市化区域、郊野公园、农业用地 (比例很小)、湿地、工业区
- 渔村和传统乡村主要分布在离岛和新界较偏远地区
-
生态特征
- 生境多样性:海岸、海洋、森林、灌木、草地、湿地
- 郊野公园和海岸公园覆盖约40%的陆地面积,用于保育
- 生物多样性:
- 丰富的动植物种类,包括特有物种
- 重要的候鸟迁徙停歇地 (米埔湿地)
-
环境问题
- 空气污染:主要来自区域污染源和本地交通、工业,影响能见度和健康
- 水污染:城市径流、污水排放对沿海水质的影响
- 固体废物管理:垃圾围城问题,依赖堆填区,容量有限
- 土地开发压力:城市扩张导致部分自然生境减少
- 气候变化影响: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加的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