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有机化学思维导图》
一、烃
1. 烷烃
- 概念: 只有碳碳单键和碳氢单键的饱和烃。
- 通式: CnH2n+2
- 命名: 系统命名法( IUPAC命名法)
- 选取最长碳链为主链
- 从离取代基最近端编号
- 将取代基写在前面,用数字标明位置,不同取代基按名称首字母顺序书写。
- 相同取代基合并,用“二、三、四”等表示个数,用逗号隔开位置。
- 物理性质:
- 随着碳原子数增加,熔沸点升高(分子间作用力增大)。
- 常温常压下,C1-C4为气体,C5-C17为液体,C18及以上为固体。
- 密度小于水。
- 烷烃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 化学性质:
- 取代反应: 与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代烃。
- 燃烧: 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通用方程式:CnH2n+2 + (3n+1)/2 O2 --点燃--> nCO2 + (n+1)H2O
- 相同物质的量的烷烃,完全燃烧耗氧量:碳原子数越多,耗氧越多。
- 裂解(高温分解): 高温条件下,长链烷烃分解成短链烷烃和烯烃。
- 重要反应:
- 甲烷与氯气光照取代反应:
- CH4 + Cl2 --光照--> CH3Cl + HCl
- CH3Cl + Cl2 --光照--> CH2Cl2 + HCl
- CH2Cl2 + Cl2 --光照--> CHCl3 + HCl
- CHCl3 + Cl2 --光照--> CCl4 + HCl
- 甲烷与氯气光照取代反应:
2. 烯烃
- 概念: 含有碳碳双键的烃。
- 通式: CnH2n
- 命名: 与烷烃类似,但主链包含碳碳双键,编号从离双键最近端开始,标明双键位置。
- 物理性质: 与烷烃类似。
- 化学性质:
- 加成反应:
- 与氢气加成:生成烷烃。
- 与卤素单质加成:生成二卤代烷。
- 与卤化氢加成:生成卤代烷(遵循马氏规则,H加到含H多的碳上,卤素加到含H少的碳上)。
- 与水加成:生成醇(遵循马氏规则)。
- 加聚反应: 多个烯烃分子通过碳碳双键断裂,连接成高分子化合物。
- 氧化反应:
- 燃烧: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双键断裂,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用于鉴别不饱和烃。
- 加成反应:
- 重要反应:
- 乙烯与氢气加成: CH2=CH2 + H2 --催化剂,加热--> CH3-CH3
- 乙烯与溴水加成: CH2=CH2 + Br2 --> CH2Br-CH2Br
3. 炔烃
- 概念: 含有碳碳三键的烃。
- 通式: CnH2n-2
- 命名: 与烯烃类似,但主链包含碳碳三键,编号从离三键最近端开始,标明三键位置。
- 物理性质: 与烯烃类似。
- 化学性质:
- 加成反应: 与烯烃类似,但可以进行两次加成反应。
- 与氢气加成:先生成烯烃,再生成烷烃。
- 与卤素单质加成:先生成二卤代烯烃,再生成四卤代烷。
- 与卤化氢加成:先生成卤代烯烃,再生成二卤代烷(遵循马氏规则)。
- 氧化反应:
- 燃烧: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三键断裂,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用于鉴别不饱和烃。
- 加成反应: 与烯烃类似,但可以进行两次加成反应。
- 重要反应:
- 乙炔与氢气加成: CH≡CH + H2 --催化剂,加热--> CH2=CH2
- CH2=CH2 + H2 --催化剂,加热--> CH3-CH3
- 乙炔与溴水加成: CH≡CH + Br2 --> CHBr=CHBr
- CHBr=CHBr + Br2 --> CHBr2-CHBr2
4. 芳香烃
- 概念: 含有苯环的烃。
- 代表: 苯
- 结构:
- 平面六边形结构,六个碳原子等同,碳碳键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是一种特殊的共轭体系。
- 没有单双键交替结构,不能使溴水褪色。
- 化学性质:
- 取代反应:
- 与卤素单质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代苯。
- 与浓硝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
- 加成反应:
- 与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加成:生成环己烷。
- 氧化反应:
- 燃烧: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火焰明亮,伴有浓烟。
- 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取代反应:
- 重要反应:
- 苯与溴水反应: 无明显现象
- 苯与液溴反应:C6H6 + Br2 --FeBr3--> C6H5Br + HBr
- 苯与硝酸反应:C6H6 + HNO3 --浓硫酸,加热--> C6H5NO2 + H2O
二、烃的衍生物
1. 卤代烃
- 概念: 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的化合物。
- 化学性质:
- 水解反应: 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加热,卤素原子被羟基取代,生成醇。
- 消去反应: 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中加热,从与卤素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脱去一个氢原子,生成烯烃。
- 重要反应:
- CH3CH2Br + NaOH (aq) --加热--> CH3CH2OH + NaBr
- CH3CH2Br + NaOH (alc) --加热--> CH2=CH2 + H2O + NaBr
2. 醇
- 概念: 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的化合物。
- 官能团: 羟基 (-OH)
- 分类: 根据羟基所连碳原子连接的碳原子个数,分为伯醇(1个)、仲醇(2个)和叔醇(3个)。
- 化学性质:
- 与活泼金属反应: 羟基中的氢原子能被活泼金属取代,生成醇钠和氢气。
- 酯化反应: 与羧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和水。
- 氧化反应:
- 伯醇氧化:生成醛。
- 仲醇氧化:生成酮。
- 叔醇一般不易被氧化。
- 消去反应: 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可以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
- 重要反应:
- 乙醇与钠反应: 2CH3CH2OH + 2Na --> 2CH3CH2ONa + H2
- 乙醇与乙酸酯化反应: CH3COOH + CH3CH2OH --浓硫酸,加热--> CH3COOCH2CH3 + H2O
- 乙醇消去反应: CH3CH2OH --浓硫酸,170°C--> CH2=CH2 + H2O
3. 醛
- 概念: 分子中含有醛基(-CHO)的有机化合物。
- 官能团: 醛基 (-CHO)
- 化学性质:
- 氧化反应:
- 被银氨溶液氧化:发生银镜反应。
- 被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产生砖红色沉淀。
- 能被空气缓慢氧化成羧酸。
- 加成反应: 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醇。
- 氧化反应:
- 重要反应:
- 乙醛银镜反应: CH3CHO + 2Ag(NH3)2OH --> CH3COONH4 + 2Ag↓ + 3NH3 + H2O
- 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CH3CHO + 2Cu(OH)2 --> CH3COOH + Cu2O↓ + 2H2O
4. 羧酸
- 概念: 分子中含有羧基(-COOH)的有机化合物。
- 官能团: 羧基 (-COOH)
- 酸性: 具有酸性,能与活泼金属、碱、碳酸盐反应。
- 化学性质:
- 酯化反应: 与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和水。
- 重要反应:
- 乙酸与钠反应: 2CH3COOH + 2Na --> 2CH3COONa + H2
- 乙酸与氢氧化钠反应: CH3COOH + NaOH --> CH3COONa + H2O
- 乙酸与碳酸钠反应: 2CH3COOH + Na2CO3 --> 2CH3COONa + H2O + CO2↑
5. 酯
- 概念: 羧酸分子中的羟基被烷氧基(-OR)取代后的化合物。
- 官能团: 酯基 (-COO-)
- 水解反应: 在酸或碱的催化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羧酸和醇。
- 重要反应:
- 乙酸乙酯酸性水解: CH3COOCH2CH3 + H2O --H+--> CH3COOH + CH3CH2OH
- 乙酸乙酯碱性水解: CH3COOCH2CH3 + NaOH --> CH3COONa + CH3CH2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