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电化学思维导图
《高中电化学思维导图》
一、电化学基本概念
1.1 定义
- 电化学: 研究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科学。
- 电化学反应: 伴随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1.2 氧化还原反应回顾
- 氧化: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
- 还原: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
- 氧化剂: 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得电子,被还原。
- 还原剂: 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失电子,被氧化。
- 氧化产物: 氧化剂被还原后生成的物质。
- 还原产物: 还原剂被氧化后生成的物质。
1.3 电极
- 阳极: 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 (连接电源正极或原电池中较活泼金属)。
- 阴极: 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 (连接电源负极或原电池中较不活泼金属)。
二、原电池
2.1 定义
2.2 构成条件
- 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 一般由金属、金属与金属氧化物、金属与非金属等构成。
- 电解质溶液: 能与其中一个电极发生自发氧化还原反应。
- 形成闭合回路: 保证电子的定向移动。
2.3 工作原理
- 氧化反应: 较活泼金属 (负极) 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 还原反应: 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 (正极) 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 电子流动方向: 从负极流向正极,通过外电路。
- 电流方向: 从正极流向负极,与电子流向相反。
2.4 常见原电池
- 锌铜原电池 (Danielle Cell):
- 电极:锌 (负极), 铜 (正极)。
- 电解质:硫酸锌溶液, 硫酸铜溶液。
- 电极反应:
- 负极: Zn - 2e- → Zn2+
- 正极: Cu2+ + 2e- → Cu
- 总反应: Zn + Cu2+ → Zn2+ + Cu
- 燃料电池:
- 氢氧燃料电池 (酸性介质):
- 负极: 2H2 - 4e- → 4H+
- 正极: O2 + 4H+ + 4e- → 2H2O
- 总反应: 2H2 + O2 → 2H2O
- 氢氧燃料电池 (碱性介质):
- 负极: 2H2 + 4OH- - 4e- → 4H2O
- 正极: O2 + 2H2O + 4e- → 4OH-
- 总反应: 2H2 + O2 → 2H2O
- 甲醇燃料电池: 原理类似氢氧燃料电池,注意根据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书写电极反应式。
2.5 应用
- 化学电源: 干电池、蓄电池等。
-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加快金属的腐蚀 (电化学腐蚀),保护金属 (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
三、电解池
3.1 定义
3.2 构成条件
- 外接电源: 提供电能。
- 两个电极: 惰性电极或活性电极。
- 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 提供自由移动的离子。
- 形成闭合回路: 保证电流的通过。
3.3 工作原理
- 阳极: 连接电源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溶液中阴离子或电极材料失电子)。
- 阴极: 连接电源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溶液中阳离子得电子)。
- 离子移动方向:
3.4 电极反应的书写 (电解电解质溶液)
- 阳极 (放电顺序,由易到难): S2- > I- > Br- > Cl- > OH- > 含氧酸根 > F-
- 阴极 (放电顺序,由易到难): Ag+ > Hg2+ > Fe3+ > Cu2+ > H+ > Pb2+ > Sn2+ > Fe2+ > Zn2+ > Al3+ > Mg2+ > Na+ > Ca2+ > K+
3.5 常见电解池
- 电解食盐水:
- 电极:惰性电极。
- 电解质:NaCl溶液。
- 电极反应:
- 阳极: 2Cl- - 2e- → Cl2↑
- 阴极: 2H+ + 2e- → H2↑ (实质是 H2O 电离出的 H+)
- 总反应: 2NaCl + 2H2O → 2NaOH + H2↑ + Cl2↑
- 电解硫酸铜溶液:
- 电极:惰性电极。
- 电解质:CuSO4溶液。
- 电极反应:
- 阳极: 4OH- - 4e- → 2H2O + O2↑ (实质是 H2O 电离出的 OH-)
- 阴极: Cu2+ + 2e- → Cu
- 总反应: 2CuSO4 + 2H2O → 2Cu + O2↑ + 2H2SO4
- 电解熔融氯化钠:
- 电极:惰性电极。
- 电解质:熔融 NaCl。
- 电极反应:
- 阳极: 2Cl- - 2e- → Cl2↑
- 阴极: Na+ + e- → Na
- 总反应: 2NaCl(熔融) → 2Na + Cl2↑
3.6 应用
- 电解冶金: 冶炼活泼金属,如钠、镁、铝等。
- 电镀: 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金属,起到保护或美观作用。
- 氯碱工业: 电解食盐水制取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
- 精炼铜: 用电解的方法提纯铜。
四、电化学计算
4.1 电子守恒
4.2 物质的量的计算
4.3 pH 的变化
- 电解水、电解酸、电解碱等,溶液 pH 会发生变化。
五、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5.1 化学腐蚀
- 金属与干燥的氧气或其他氧化剂直接作用而引起的腐蚀。
5.2 电化学腐蚀
- 吸氧腐蚀: 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金属表面吸附水膜,形成微原电池,氧气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 钢铁吸氧腐蚀: 2Fe + O2 + 2H2O → 2Fe2+ + 4OH-
- 进一步反应: Fe2+ + 2OH- → Fe(OH)2; 4Fe(OH)2 + O2 + 2H2O → 4Fe(OH)3; 2Fe(OH)3 → Fe2O3·xH2O
- 析氢腐蚀: 在酸性较强的条件下,金属表面形成微原电池,氢离子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 钢铁析氢腐蚀: Fe + 2H+ → Fe2+ + H2↑
5.3 金属防护
- 改变金属内部结构: 制成合金。
- 覆盖保护层: 涂油漆、镀金属、喷涂塑料等。
- 电化学保护法:
- 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 将活泼金属 (如锌) 与被保护金属连接,锌作负极,被腐蚀,而保护金属作正极,得到保护。
- 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 通过外加直流电源,使被保护金属与电源负极相连,成为阴极,从而受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