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细胞思维导图》
I. 细胞的基本概念
- 定义: 生命的基本单位,所有生物体由细胞或细胞产物构成。
- 细胞学说:
- 内容:
- 所有生物体由细胞构成。
-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 细胞来自已存在的细胞(“新细胞来自旧细胞”)。
- 意义:
- 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界的共同起源。
- 为生物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内容:
- 细胞的多样性:
- 形态:球形、柱状、纺锤形、不规则形等。
- 大小:从微米级(细菌)到厘米级(鸟卵)。
- 功能:运动、分泌、吸收、保护、感应等。
- 细胞的统一性:
- 基本组成元素:C、H、O、N等。
- 基本有机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 基本的遗传物质:DNA (少数RNA)。
- 基本的能量货币:ATP。
- 病毒:
- 结构:蛋白质外壳和核酸(DNA或RNA)。
- 生命活动: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进行。
- 分类:DNA病毒、RNA病毒。
- 特点: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完成新陈代谢。
- 细胞学研究方法:
- 显微镜技术: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 细胞培养技术:体外培养细胞。
- 细胞分离技术:差速离心法、密度梯度离心法。
- 同位素示踪技术:追踪细胞代谢途径。
- 分子生物学技术:PCR、基因测序等。
II. 细胞的结构
A. 原核细胞
- 基本结构:
- 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 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
- 细胞质:含有核糖体。
- 拟核:含有环状DNA分子,无核膜。
- 特殊结构:
- 荚膜:保护细胞,增强致病性。
- 鞭毛:运动器官。
- 质粒:环状DNA分子,携带抗药性基因等。
- 代表生物: 细菌、蓝藻(蓝细菌)、支原体、衣原体。
- 特点:
- 无核膜,无成形的细胞核。
- 细胞器种类少,只有核糖体。
- DNA分子呈环状,不与蛋白质结合。
B. 真核细胞
- 基本结构:
- 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具有流动镶嵌模型。
- 细胞质: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
- 细胞核:双层膜结构,含有染色质(DNA和蛋白质)。
- 细胞器:
- 核糖体: 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 内质网:
- 粗面内质网:附着核糖体,加工和运输蛋白质。
- 滑面内质网:合成脂质、糖类。
- 高尔基体: 加工、分拣、包装蛋白质,形成分泌物。
- 线粒体: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含有DNA和核糖体。
- 叶绿体: 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DNA和核糖体(植物细胞特有)。
- 溶酶体: 含多种水解酶,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和外来异物。
- 液泡: 储存营养物质、调节细胞内渗透压(植物细胞特有)。
- 中心体: 与细胞分裂有关(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
- 细胞质基质: 含有多种酶、无机盐、营养物质等。
- 细胞骨架: 维持细胞形态,参与细胞运动。
- 细胞核:
- 核膜:双层膜结构,有核孔。
- 核仁:与核糖体RNA的合成有关。
- 染色质:DNA和蛋白质,细胞分裂时形成染色体。
- 细胞壁(植物细胞特有): 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
- 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 细胞器种类和数量。
- DNA分子结构。
- 细胞壁成分。
III. 细胞的生命历程
- 细胞生长: 细胞体积增大。
- 细胞分裂: 细胞数量增加。
- 有丝分裂:
- 过程: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 意义:保证亲代和子代细胞遗传物质相同。
- 适用范围:体细胞增殖。
- 减数分裂:
- 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
- 意义:产生配子,保证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物质在世代传递中保持稳定。
- 适用范围:产生配子。
- 无丝分裂:
- 过程:没有染色体的出现,直接分裂。
- 适用范围:低等生物的某些细胞。
- 有丝分裂:
- 细胞分化:
- 定义: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的过程。
- 本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意义: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使生物体功能更加完善。
- 细胞衰老:
- 特征:
- 酶活性降低。
- 色素积累。
- 细胞核体积增大。
- 物质运输效率降低。
- 原因: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特征:
- 细胞凋亡:
- 定义: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性死亡。
- 意义:清除衰老、损伤或多余的细胞,维持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 细胞癌变:
- 原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 特征:
- 细胞无限增殖。
- 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改变。
- 细胞表面发生变化,容易转移。
- 细胞的全能性:
- 定义: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 理论基础:细胞含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需的全部遗传信息。
- 应用:植物组织培养、克隆技术。
IV. 细胞的物质运输
- 被动运输:
- 定义:物质顺浓度梯度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
- 类型:
- 自由扩散:如氧气、二氧化碳、水、脂溶性小分子。
- 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帮助,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 主动运输:
- 定义:物质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和载体蛋白。
- 例子:离子、氨基酸、葡萄糖等。
- 胞吞和胞吐:
- 定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 胞吞:细胞膜内陷,将物质包裹形成囊泡进入细胞。
- 胞吐: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将物质释放到细胞外。
V. 细胞的能量供应
- ATP:
- 结构:腺嘌呤、核糖、三个磷酸基团。
- 功能:细胞内直接的能量来源。
- 合成: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 光合作用:
- 场所:叶绿体。
- 过程:
- 光反应:水的光解、ATP的合成。
- 暗反应:二氧化碳的固定、C3的还原。
- 呼吸作用:
- 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 过程:
- 有氧呼吸: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大量能量。
- 无氧呼吸:葡萄糖不彻底氧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释放少量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