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古代史思维导图》
一、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1.1 早期人类与文明的曙光
- 1.1.1 人类起源与进化
- 概念: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
- 重要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 标志性事件:工具制造、火的使用。
- 1.1.2 新石器时代革命
- 概念: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与发展。
- 影响:定居生活,剩余产品,人口增长,社会分工。
- 典型文化: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
- 1.1.3 文明的起源
- 定义:文字、青铜器、城市、国家等要素的出现。
- 地理条件:大河流域(尼罗河、两河流域、印度河、黄河)。
- 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
1.2 古代文明的多元发展
- 1.2.1 古埃及文明
- 政治:法老专制统治。
- 经济: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 文化:象形文字,金字塔,历法,医学。
- 1.2.2 古巴比伦文明
- 政治:《汉谟拉比法典》,君主专制。
- 经济:灌溉农业,商业发达。
- 文化:楔形文字,60进制,史诗。
- 1.2.3 古印度文明
- 政治:种姓制度,等级森严。
- 经济:农业为主,手工业发达。
- 文化:佛教,印度教,梵文,数学。
- 1.2.4 古希腊文明
- 政治:城邦制度(雅典民主政治,斯巴达寡头政治)。
- 经济:奴隶制经济,海外贸易。
- 文化: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文学(荷马史诗),科学,艺术。
- 1.2.5 古罗马文明
- 政治:共和制,元首制,帝国时期。
- 经济:奴隶制经济,扩张与贸易。
- 文化:罗马法,拉丁语,建筑,文学。
- 1.2.6 古代中国文明
- 政治:分封制(西周),郡县制(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 经济:小农经济,官营手工业,商业。
- 文化: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法家思想,文字,历法。
二、古代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2.1 文明的传播与冲突
- 2.1.1 战争与征服
- 波斯帝国的扩张
- 亚历山大东征
- 罗马帝国的扩张
- 匈奴的迁徙
- 2.1.2 和平交流
- 丝绸之路
- 佛教的传播
- 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 2.1.3 文化交流的影响
- 促进文明的融合与发展。
- 加速科技文化的传播。
- 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2.2 古代帝国的兴衰
- 2.2.1 帝国兴衰的原因
- 政治因素:统治者的政策,统治方式,社会矛盾。
- 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分配,贸易状况。
- 军事因素:军事实力,对外战争,内部叛乱。
- 文化因素:文化认同感,宗教信仰,社会价值观。
- 2.2.2 帝国衰落的影响
- 政治分裂,社会动荡。
- 经济衰退,人口减少。
- 文化衰落,科技停滞。
- 新的文明兴起。
三、东方文明
3.1 中国古代史
- 3.1.1 夏商周
- 政治:早期国家,分封制,宗法制。
- 经济:井田制,农业,青铜器。
- 文化:甲骨文,青铜文化。
- 3.1.2 春秋战国
- 政治:礼崩乐坏,诸侯争霸,变法。
- 经济:铁器和牛耕,土地私有制。
- 文化:百家争鸣(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
- 3.1.3 秦汉
- 政治: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 经济:小农经济,重农抑商。
- 文化: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丝绸之路。
- 3.1.4 魏晋南北朝
- 政治:分裂割据,民族融合。
- 经济:庄园经济,士族地主。
- 文化:玄学,佛教盛行,书法绘画艺术发展。
- 3.1.5 隋唐
- 政治: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 经济:均田制,租庸调制,对外贸易发达。
- 文化:儒学复兴,佛教兴盛,诗歌繁荣。
3.2 其他东方文明
- 3.2.1 古代日本
- 大化改新
- 幕府政治
- 武士道精神
- 3.2.2 古代朝鲜
- 高句丽,百济,新罗
- 朝鲜王朝
- 文字的创造
- 3.2.3 古代东南亚
- 吴哥王朝
- 满者伯夷王国
- 香料贸易
四、西方文明
4.1 古希腊罗马
- 4.1.1 古希腊
- 政治:城邦制度,民主政治(雅典),寡头政治(斯巴达)。
- 经济:奴隶制经济,海外贸易。
- 文化:哲学,文学,艺术,科学,奥运会。
- 4.1.2 古罗马
- 政治:共和制,帝国制度,罗马法。
- 经济:奴隶制经济,扩张与贸易。
- 文化:拉丁语,建筑,文学。
4.2 中古欧洲
- 4.2.1 封建制度
- 庄园经济
- 农奴制
- 采邑制
- 4.2.2 基督教文化
- 教会的地位
- 宗教裁判所
- 十字军东征
- 4.2.3 城市兴起
- 商业复兴
- 市民阶层
- 大学的建立
- 4.2.4 拜占庭帝国
- 文化传承
- 《查士丁尼法典》
- 东西教会分裂
- 4.2.5 法兰克王国
- 加洛林王朝
- 查理曼帝国
- 封建制度的形成
五、重要概念
- 文明
- 文化
- 制度
- 帝国
- 宗教
- 交流
- 融合
- 等级制度
- 中央集权
- 民主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