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思维导图》
一、 整体框架
1. 核心概念
- 加法:合并,增加
- 减法:移除,减少,比较
2. 运算范围
-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 估算
- 验算
3. 运算方法
- 口算
- 笔算
4. 应用场景
- 解决实际问题
二、 加法
1. 加法定义
- 将两个或多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 加数 + 加数 = 和
2. 口算
-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
- 例子:23 + 34 = (20 + 30) + (3 + 4) = 50 + 7 = 57
-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
- 例子:28 + 35 = (20 + 30) + (8 + 5) = 50 + 13 = 63
- 速算技巧:凑整法(将其中一个数凑成整十、整百数)。
- 例子:29 + 46 = (30 - 1) + 46 = 30 + (46 - 1) = 30 + 45 = 75
3. 笔算
- 相同数位对齐
- 从个位算起
- 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 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
- 百位满十,向千位进一
3.1 不连续进位
-
例子:234 + 152
234
-
152
386
-
3.2 连续进位
-
例子:285 + 347
285
-
347
632
-
4. 估算
- 将加数近似看成整十、整百数。
- 例子:289 + 304 ≈ 300 + 300 = 600
5. 验算
- 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 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看结果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
6. 加法应用题
- 求总数:一共,总共,共有
- 比...多...:A比B多多少,用加法。
三、 减法
1. 减法定义
- 从一个数中去掉一部分的运算
- 被减数 - 减数 = 差
2. 口算
-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 例子:57 - 23 = (50 - 20) + (7 - 3) = 30 + 4 = 34
-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当十。
- 例子:63 - 28 = (60 - 20) + (3 - 8) = 40 - 5 = 35 (需转化为 53 - 28 = (50 - 20) + (13 - 8) = 30 + 5 = 35)
- 速算技巧:凑整法 (将减数凑成整十、整百数)。
- 例子:76 - 29 = 76 - (30 - 1) = (76 - 30) + 1 = 46 + 1 = 47
3. 笔算
- 相同数位对齐
- 从个位算起
- 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当十
- 十位不够减,向百位借一当十
- 百位不够减,向千位借一当十
3.1 不连续退位
-
例子:456 - 231
456
-
231
225
-
3.2 连续退位
-
例子:632 - 285
5 12 12
6 3 2
-
2 8 5
3 4 7
-
3.3 中间有0的退位
-
例子:503 - 234
4 9 13
5 0 3
-
2 3 4
2 6 9
-
4. 估算
- 将被减数和减数近似看成整十、整百数。
- 例子:597 - 203 ≈ 600 - 200 = 400
5. 验算
- 用差加上减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减数。
- 用被减数减去差,看结果是否等于减数。
6. 减法应用题
- 求剩余:还剩,剩下,用掉
- 比...少...:A比B少多少,用减法。
- 求相差数:相差,...比...多(少)多少,用减法。
四、 加减混合运算
1. 运算顺序
- 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 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2. 应用题
- 需要分析题意,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 画线段图辅助理解题意。
五、 解决问题策略
1. 理解题意
- 读懂题目,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 可以用画图、列表等方法帮助理解。
2. 分析数量关系
- 确定用加法还是减法。
- 分析需要几步计算。
3. 列式计算
- 按照运算顺序正确列式计算。
4. 检验
- 检查计算是否正确。
- 将结果代入原题,看是否符合题意。
5. 答题
- 写出完整的答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