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六单元思维导图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六单元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第五、六单元:时、分、秒 & 多位数乘一位数

第一分支:第五单元:时、分、秒

  • 主题词:时间单位的认识与计算

    • 子主题:时间单位

      • 秒(s):
        • 定义: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 体验:眨一次眼、深呼吸一次大约需要几秒。
        • 与分的换算:1分 = 60秒
      • 分(min):
        • 定义:常用的时间单位。
        • 体验:唱一首歌、读一段文字大约需要几分。
        • 与小时的换算:1小时 = 60分
      • 时(h):
        • 定义:较大的时间单位。
        • 体验:上一节课、看一场电影大约需要几小时。
        • 与天的换算:1天 = 24小时
    • 子主题:时间的量度

      • 钟面:
        • 认识:时针、分针、秒针的特征和作用。
        • 读取时间:准确读取钟面上的时间(包括几时几分几秒)。
        • 时间流逝:观察钟面,感受时间流逝。
      • 电子表:
        • 认识:电子表的显示方式。
        • 读取时间:准确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
      • 计时器:
        • 认识:秒表、倒计时器等计时工具。
        • 使用:学习使用计时器进行计时。
    • 子主题:时间的计算

      • 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
        • 方法:数格法、推算法(利用时间轴)。
        • 应用: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经过的时间,例如:从8:00到8:20经过了多少分钟。
      • 单位换算:
        • 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例如:2小时=120分钟,3分钟=180秒。
        • 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例如:120分钟=2小时,180秒=3分钟。 注意进率!
      • 时间的应用题:
        • 类型:包括出发时间、到达时间、经过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
        • 解题策略:
          • 认真读题,理解题意。
          • 分析数量关系,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 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 检验计算结果是否合理。
    • 子主题:易错点

      • 忽略单位:计算时注意统一单位。
      • 时间单位的进率:分与秒、时与分的进率都是60。
      • 经过时间的计算:需要细心,注意小时和分钟分别计算。

第二分支: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 主题词:掌握乘法法则,提高计算能力

    • 子主题:口算乘法

      •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 方法:先算一位数乘一位数,再在积的末尾添上相应个数的0。 例如:20×3 = 60, 200×3 = 600。
        • 原理:乘法的意义(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 估算:
        • 方法:将多位数看作近似的整十、整百数,再进行计算。
        • 目的:快速估计结果的大致范围。
        • 注意:估算结果不是精确值。
    • 子主题:笔算乘法

      • 一位数乘两位数:
        • 算法:从个位乘起,依次乘十位,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 竖式书写:注意数位对齐。
      • 一位数乘三位数:
        • 算法:与一位数乘两位数类似,依次乘个位、十位、百位,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 竖式书写:注意数位对齐。
      • 连续进位的乘法:
        • 注意:不要忘记加上进位的数。
        • 易错点:进位时加错数、漏加进位数。
      •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 中间有0: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中间的0,与哪一位相乘就要向那一位进位,0也要写在积的对应位置上。
        • 末尾有0:先把一位数与多位数中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多位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 子主题:乘法验算

      • 验算方法:交换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
      • 作用:检验乘法计算是否正确。
    • 子主题:解决问题

      •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 方法:用乘法计算,总数 = 单个数 × 个数。
      • 简单的倍数问题:
        •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一个数的几倍 = 这个数 × 倍数。
      • 混合运算的应用题:
        • 审题:认真读题,理解题意。
        • 分析: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 计算: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 检验:检验计算结果是否合理。
    • 子主题:易错点

      • 进位问题:忘记进位,或者进位后加错数。
      • 0的乘法: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 计算顺序:混合运算要按照运算顺序计算。
      • 数位对齐:列竖式计算时,注意数位对齐。
      • 漏乘:注意每一位都要乘到。

连接:

  • 时间单位是学习后续时间计算的基础。
  • 多位数乘一位数是学习更大数乘法的基础。
  • 解决问题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 两者都强调了计算的准确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补充说明:

  • 本思维导图旨在梳理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六单元的主要知识点。
  • 学生在使用时,可以结合课本和练习题进行复习。
  •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 易错点需要重点关注,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杂货店里的机灵鬼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