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第七单元思维导图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第七单元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第七单元:故事与智慧

I. 单元概述

  • 主题: 本单元聚焦故事和智慧,通过阅读寓言故事、民间故事等,体会故事的趣味性,学习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和智慧。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思考能力。
  • 重点课文: 《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
  • 学习目标:
    • 理解故事内容,把握故事情节,认识人物形象。
    • 体会故事中蕴含的道理,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
    • 学习通过抓住关键词句、概括主要内容等方法理解课文。
    • 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 学习运用学过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表达。

II. 课文详解

A. 《守株待兔》

  • 故事类型: 寓言故事
  • 主要内容: 讲述了一个农民因为偶然捡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就放弃耕田,每天守在树桩旁等待兔子的故事。
  • 人物形象:
    • 农民: 懒惰、不劳而获、愚昧、不知变通、目光短浅。
  • 情节:
    • 起因: 农民捡到撞死的兔子。
    • 发展: 农民放弃耕田,守株待兔。
    • 结果: 一无所获,田地荒芜。
  • 道理/启示: 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不能不劳而获;不要死守经验,要适应变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 关键词句: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田亦无苗”。
  • 写作特点: 简洁明了,语言精炼,通过简单的故事揭示深刻的道理。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 相关成语: 守株待兔

B. 《陶罐和铁罐》

  • 故事类型: 童话故事/寓言故事
  • 主要内容: 讲述了陶罐和铁罐的对话,表现了铁罐的骄傲自大和陶罐的谦虚谨慎,以及最终的结局。
  • 人物形象:
    • 铁罐: 骄傲、自大、瞧不起人、傲慢无礼。
    • 陶罐: 谦虚、谨慎、宽容、尊重他人。
  • 情节:
    • 起因: 铁罐嘲笑陶罐。
    • 发展: 铁罐继续嘲笑陶罐,陶罐不与计较。
    • 高潮: 挖掘出土,铁罐破烂不堪,陶罐完好无损。
    • 结局: 铁罐被泥土掩埋,陶罐继续发挥作用。
  • 道理/启示: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要尊重他人,不要轻视别人;价值的实现取决于自身的品质和贡献。
  • 关键词句: “我就知道你没用,迟早会被摔成碎片!”,“我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反正迟早都是要碎的。”
  • 写作特点: 通过对话描写,突出人物性格;运用对比手法,鲜明地对比了铁罐和陶罐的不同结局;语言生动形象。
  • 修辞手法: 对比、拟人

C. 《鹿角和鹿腿》

  • 故事类型: 寓言故事
  • 主要内容: 讲述了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不同看法,最终因为漂亮的角而被狮子抓住,因为有力的腿而逃脱的故事。
  • 人物形象:
    • 鹿: 重视外表,轻视实用;虚荣;后悔。
  • 情节:
    • 起因: 鹿欣赏自己的角,埋怨自己的腿。
    • 发展: 狮子出现,鹿依靠腿逃跑。
    • 高潮: 角被树枝挂住,鹿被狮子追上。
    • 结局: 鹿逃脱后,明白了腿的重要。
  • 道理/启示: 外表的美丽并不重要,实用性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只看表面,要看到事物的本质;要珍惜自己拥有的。
  • 关键词句: “两只美丽的角,多么漂亮!”,“四条腿,多么细,多么难看!”
  • 写作特点: 通过对比,突出中心;通过鹿的心理活动描写,展现人物内心情感。
  • 修辞手法: 对比

D. 《池子与河流》

  • 故事类型: 寓言故事
  • 主要内容: 讲述了池子因为满足于现状而最终干涸,河流不断奔流不息而最终汇入大海的故事。
  • 人物形象:
    • 池子: 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满足、封闭。
    • 河流: 不断进取、积极向上、努力、开放。
  • 情节:
    • 起因: 池子满足于现状,不愿流动。
    • 发展: 河流不断奔流,汇入大海。
    • 结局: 池子干涸,河流生生不息。
  • 道理/启示: 要不断进取,不能安于现状;要保持开放心态,不断学习进步;流动才能保持活力。
  • 关键词句: “我不想动,我满足于现在的一切。”
  • 写作特点: 通过对比,突出中心;通过对池子和河流的描写,表现不同的人生观。
  • 修辞手法: 对比、拟人

III. 单元练习与拓展

  • 字词积累:
    • 积累本单元生字词,理解词语含义,并能运用到句子中。
    • 学习辨析近义词、反义词。
  • 句子训练:
    • 学习用“因为……所以……”等关联词造句。
    • 学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 阅读理解:
    • 练习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章意思。
    • 学习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 写作练习:
    • 尝试复述故事,并用自己的话表达故事的寓意。
    • 仿照课文的写作手法,编写简单的寓言故事。
  • 课外拓展:
    • 阅读其他的寓言故事,如《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
    • 收集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名言警句。
    • 观看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动画片或电影。

IV. 单元评估

  • 听写生字词。
  • 理解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 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 分析人物形象。
  • 用自己的话表达故事的寓意。
  • 编写简单的寓言故事。

V. 单元主题升华

  • 思考: 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运用故事中的智慧?
  • 讨论: 如何做一个像陶罐一样谦虚谨慎的人?
  • 反思: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 行动: 制定一个学习计划,不断提升自己。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三年级时分秒的认识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