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二氧化碳思维导图

化学二氧化碳思维导图

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1. 物理性质

  • 1.1 常态
    • 无色无味的气体
    • 比空气略重
      • 1.2 溶解性
    • 能溶于水
    •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温度越高溶解度越低,压强越大溶解度越高
      • 1.3 状态变化
    • 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热,导致周围环境温度降低
      • 1.4 毒性
    • 低浓度无毒,但高浓度会导致窒息

2. 化学性质

  • 2.1 不可燃性
    • 不能燃烧
    • 不支持燃烧(灭火原理)
      • 2.2 与水反应
    • 2.2.1 反应方程式: CO₂ + H₂O ⇌ H₂CO₃ (可逆反应)
    • 2.2.2 反应现象: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 2.2.3 应用:制造碳酸饮料
    • 2.2.4 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
      • 2.3 与石灰水反应
    • 2.3.1 反应方程式:CO₂ + Ca(OH)₂ = CaCO₃↓ + H₂O
    • 2.3.2 反应现象:石灰水变浑浊
    • 2.3.3 应用: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 2.4 与碱溶液反应
    • 2.4.1 与氢氧化钠反应:CO₂ + 2NaOH = Na₂CO₃ + H₂O
    • 2.4.2 重要性:吸收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
      • 2.5 与活泼金属反应
    • 2.5.1 与镁反应:2Mg + CO₂ = 2MgO + C
    • 2.5.2 反应条件:点燃
    • 2.5.3 反应现象: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和黑色固体
    • 2.5.4 说明: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表现出氧化性

二、二氧化碳的制取

1. 实验室制法

  • 1.1 原理
    • 1.1.1 反应物:石灰石或大理石 (CaCO₃) 与稀盐酸 (HCl)
    • 1.1.2 反应方程式:CaCO₃ + 2HCl = CaCl₂ + H₂O + CO₂↑
      • 1.2 装置
    • 1.2.1 发生装置:固液常温型
    • 1.2.2 洗气装置 (通常省略): 除去HCl气体,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 1.2.3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
    • 1.2.4 验满方法: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满
      • 1.3 注意事项
    • 不能用稀硫酸:生成难溶的硫酸钙,阻止反应进行
    • 不能用浓盐酸:挥发性,使二氧化碳不纯
    • 不能用石灰石粉末:反应过快,不易收集

2. 工业制法

  • 2.1 原理:煅烧石灰石
    • 2.2 反应方程式:CaCO₃ (高温) = CaO + CO₂↑
    • 2.3 意义:同时得到重要的工业原料氧化钙

三、二氧化碳的用途

1. 灭火

  • 1.1 原理: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 1.2 应用:灭火器,常用作气体灭火剂

      2. 光合作用

  • 2.1 重要性: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 2.2 反应方程式:CO₂ + H₂O (光照,叶绿体) = C₆H₁₂O₆ + O₂
    • 2.3 影响: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3. 工业原料

  • 3.1 生产碳酸钠
    • 3.2 生产尿素
    • 3.3 生产碳酸饮料

      4. 其他用途

  • 4.1 干冰:致冷剂,用于食品保鲜、人工降雨
    • 4.2 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 4.3 气肥:促进植物生长
    • 4.4 焊接保护气:防止焊接时金属氧化

四、二氧化碳与环境

1. 温室效应

  • 1.1 定义: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吸收地表辐射,使气温升高的现象
    • 1.2 主要原因: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森林砍伐
    • 1.3 主要影响: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增多

      2. 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

  • 2.1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新能源、节约能源
    • 2.2 植树造林:增加森林覆盖率,吸收二氧化碳
    • 2.3 保护森林:防止森林砍伐,维护生态平衡
    • 2.4 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将二氧化碳从工业废气中分离出来并储存

五、二氧化碳的检测与检验

1. 检测

  • 1.1 氧气含量低检测:使用气体传感器,测量二氧化碳浓度。

    2. 检验

  • 2.1 方法: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2.2 现象:石灰水变浑浊
    • 2.3 原理:CO₂ + Ca(OH)₂ = CaCO₃↓ + H₂O
    • 2.4 注意事项:排除其他酸性气体干扰

六、二氧化碳的循环

1. 自然循环

  • 1.1 光合作用:植物吸收二氧化碳
    • 1.2 呼吸作用:动植物释放二氧化碳
    • 1.3 自然分解: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
    • 1.4 地球内部:火山爆发释放二氧化碳

      2. 人为循环

  • 2.1 燃烧化石燃料:释放二氧化碳
    • 2.2 工业生产:排放二氧化碳
    • 2.3 植树造林:吸收二氧化碳
    • 2.4 碳捕获与封存: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五年级的语文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